声明:本文来自于微信公众号 光子星球,作者:文烨豪,授权站長之家转载发布。
8月12日,騰訊音樂娛樂集團公布了2025年第二季度財報。
财报显示,2025年第二季度,騰訊音樂总收入达84.4亿元,同比增长17.9%;调整后净利润为26.4亿元,同比增长33.0%,延续了稳健上行的趋势。
在网络娱乐方式多种多样、用户注意力日益分散的大背景下,騰訊音樂能交出一份超预期的答卷,并非易事。不过,数据终究只是表象,比起增长本身,更值得追问的,是其背后的底层逻辑——在內容供給與平台功能之間、産品體驗與用戶關系之间,騰訊音樂究竟搭建起了怎样的桥梁,进而构建起自身的增长轨道、稳步向前。
堅實增長的“果”與“因”
騰訊音樂整体业绩的亮眼表现,主要由在线音乐业务的持续高质量增长驱动。财报显示,2025年第二季度,騰訊音樂在线音乐订阅收入为43.8亿元,同比增长17.1%。其中,在线音乐付费用户数从去年同期的1.17亿,增至1.244亿;单个付费用户月均收入(ARPPU)从去年同期的10.7元提升至11.7元。
值得一提的是,截至本季度,騰訊音樂的超級會員規模突破1500萬,獲得了對音樂有深度需求的用戶們的廣泛認可與信任。
这背后,是騰訊音樂在内容与平台“一体两翼”战略驱动下,对用户的持续聚焦——内容侧拓展供给,平台侧打磨体验,埋头种因的騰訊音樂,正在收获“结果”。
回顧在線音樂行業的早期階段,平台競爭的落點集中在“內容覆蓋”,比拼的是曲庫的豐富程度。
今天,内容依然是平台的基石。在此方面,从与The Black Label和H MUSIC合作,不断丰富K-pop內容供給,到续约汪峰、邓紫棋等华语音乐人,并持续探索内容共创与宣推模式,再到为国内外艺人提供定制化支持,騰訊音樂正触达更多元的圈层与偏好,而内容业务的驱动力,亦在业绩中愈发显性。
与此同时,騰訊音樂亦在将“平台价值”推得更深、更广。
这并非简单的功能“堆砌”,而是一场用戶關系的重塑——通过持续打磨平台功能与超級會員權益,以更有趣的功能與互動玩法、更全面優質的權益內容,精准響應用戶的需求。
第二季度,超級会员用户规模突破1500万,抵达新的里程碑。而这,不只是騰訊音樂阶段性增长的证明,更验证了其增长逻辑的有效性。这意味着,騰訊音樂在“连接用户”这件事上,正逐渐走出一条更清晰的路径。
“聲”的升級和創新,打動用戶的第一性原理
如果將在線音樂平台的演進攤開成一條時間軸,我們會發現其始終圍繞著一件事在展開——講述人和聲音之間的關系。
而強化“聲”的部分,自然是遵循第一性原理的表達。
這些年,用戶對聲音的感知,一直在遞進、升級——從“聽見”、“聽清”到“聽出差異”。其中,前者更多由內容層面承擔,而後兩者,則體現著更多樂迷對“聲音質感”的訴求。值得一提的是,騰訊音樂财报中提及,高品質音質音效,正是最受超級會員歡迎的權益之一。
“声”的升级与创新,看似简单,实则贯穿了技术、产品乃至硬件生态的协同。音质音效的提升,往往伴随播放硬件的迭代——耳机、音箱、编解码协议的整体进步抬高了用户的听感基线。平台想要打动用户,自然需在产品侧给出与之匹配的解答。而一路走来,騰訊音樂在音质音效层面,不断抬高着行业标尺。
睙徵,当下手机扬声器性能不断进化,但在实际外放场景中,音量一旦调高,便可能出现失真与频段缺失等问题,导致听感滑落。对此,酷狗音乐推出“一键强音2.0”功能,在避免破音的前提下,将外放响度推至极限,同时保持音质的清晰与饱满。
酷狗音樂近期上線的蝰蛇HiFi音質,路徑則更加“硬核”——基于AI聲場優化與高解析標准等技術力,使用戶身臨其境地感受高保真音樂的純粹質感。此外,AI亦被引入到合唱場景,借助多音色生成技術模擬多人合唱效果,實現用戶體驗的躍遷。
值得一提的是,車載音樂場景,正沿著汽車行業的整體軌迹,複刻著智能手機曾經的演化過程。
過去,車載場景更多停留在“能放音樂”的層面,而現階段,伴隨著車機系統的智能化,以及車載音響規格的內卷,用戶的感知訴求,已從“有音樂”逐漸轉向了“好音樂”、“好體驗”。
面对这一趋势,騰訊音樂既同吉利控股集团这样的老牌车企深度合作,亦覆盖了小米这样的造车新势力。以颇受用户喜爱的小米首款SUV——小米YU7为例,上市之初,騰訊音樂便第一時間“上車”,將其一貫的高音質延伸至車內場景,回應用戶對車載音樂更高的追求。
而在夯實第一性原理的同时,騰訊音樂的边界,亦在向着更“广”的维度缓缓铺开。
拓寬內容體驗邊界,實現用戶“廣”回響
對在線音樂平台而言,“聲”固然是立足之本,但用戶的期待從不止于此。畢竟,用戶從來不止于“聽衆”。
例如,在演唱会的灯光、人浪包围下,“听众”短暂成为了“观众”;在K歌时,其又在小范围内变成了“歌手”;而在更宽泛的场景里,有些用户则以“乐迷”的身份,投入熱爱。
如何讀懂這些差異,並將其穩穩接住,考驗的是平台的底層功夫。
騰訊音樂显然经受住了这一考验。其超級會員服務,並不局限于“聽”音樂,而是覆蓋聽、看、互動、收藏等更多元、全面的權益內容,讓每一種連接方式皆有回響。
以韓國頂級艺人G-DRAGON权志龙为例,乐迷可以在騰訊音樂听到首发上线的回归专辑《?bermensch》、能购买到世界巡演的中国大陆官方周边,超級会员还拥有门票优先购权益——值得一提的是,财报中透露,这也是騰訊音樂首次操盤大型世界巡演,僅中國澳門站的演唱會就吸引了超3.6萬名觀衆參與。
其中,數字專輯回應的是“擁有”的欲望;演唱會滿足的是“互動”的渴望;門票優先購守護的是“在場”的心願;而周邊關照到的,則是在現實世界“珍藏留痕”的訴求。音樂的體驗邊界,被一環環向外延伸。
沿着这条路径,今年第二季度,騰訊音樂为超級會員提供林俊傑與A-Lin合作的《在月蝕裏抱緊我》、蔡依林的《Pleasure》等數字專輯暢聽權益;還與檀健次、汪蘇泷等藝人合作,推出供用戶收藏的系列星光卡周邊等等,滿足樂迷、現場黨、收藏黨等不同群體的偏好。
这背后,是騰訊音樂对多圈层“用户”的深度理解。
每一项权益的推出背后,都不仅仅只是“多做一点”,而是騰訊音樂充分发挥好内容的多元价值,拓宽同一内容的体验形态和边界,让喜爱这一音乐内容及艺人的用户得到極致的滿足。
归根结底,现阶段的騰訊音樂,正在把“理解用户”,“修炼”为平台的基本功,通过日益丰富的内容生态,协同深耕产品创新,以高品质全方位的音乐服务,与更广泛的乐迷及音乐爱好者建立更深度的连结。
以理解構建關系,以關系反哺增長。而這,亦正是其增長確定性的來源。
(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