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複星國際的业绩交流会上,複星國際董事长郭广昌详细阐述了集团“瘦身健体”战略的最新進展及未來方向。他表示,複星正通過“有進有退”的策略優化資産結構,退出重資産非核心業務,加碼創新産業與AI技術應用,以推動集團向輕資産、高增長模式轉型。
“退”重资产,“进”創新産業
郭廣昌指出,複星近年持續退出重資産項目,並非因爲其盈利能力不足,而是基于戰略聚焦的考量。“中國重資産的回報率能達到5%已屬優秀,但這類業務難以快速複制。我們更希望將資本配置到更具成長性的創新領域。”他透露,2022年至2024年,複星累計完成非核心資産退出約750億元等值,2024年集團層面簽約退出約175億元,進一步降低財務杠杆,夯實流動性安全墊。
退出資産的同時,複星將資源集中于生物醫藥、消費科技、AI應用等創新賽道。郭廣昌強調,目標是通過5年努力,將産業運營利潤從當前的50億元提升至100億元,“未來的增長要靠創新産品的想象力和成長空間”。
戰略調整“過節點”:從瘦身到進退平衡
“戰略調整必然伴隨陣痛,但複星堅持做對的事、難的事、需要時間積累的事。”郭廣昌坦言,過去幾年的“瘦身健體”已初見成效,集團從單純收縮步入“進退平衡”新階段。財報顯示,複星2020年起連續實現投退平衡,2024年合並報表資産退出簽約達300億元等值,流動性壓力顯著緩解。
AI赋能:不做平台,专注效率與创新
面对AI浪潮,郭广昌明确复星的定位:“我们不会打造AI平台,而是聚焦技术应用,通过AI提升运营效率和创新速度。”他透露,复星已在医药研发、智能制造等领域推进AI落地,未来将加大與领先技术企业的合作。
分析師觀點:輕資産轉型助力長期價值
市场人士认为,复星通过资产优化逐步摆脱“重资产包袱”,其创新布局與AI结合有望打开估值空间。但如何平衡短期利润压力與长期投入,仍是管理层面临的挑战。
郭廣昌最後強調,複星的核心邏輯是“用創新驅動增長”,“降杠杆不是終點,而是爲了更靈活地投資未來”。隨著戰略調整深化,複星能否實現五年利潤翻倍目標,將成爲觀察其轉型成敗的關鍵指標。
(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