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年代劇《珠江人家》美好收官。該劇在央視一套,CVB(中國視聽大數據)破3,收視創新高!《珠江人家》講述了陳家三兄妹分別在嶺南中醫藥、粵菜、粵劇學藝謀生,在遭遇外敵入侵山河破碎的民族危難之際,兄妹三人堅守大義,保護弘揚傳統文化。其中,陳家大哥陳山河成爲了藥鋪學徒,致力于傳承和發揚嶺南中醫藥。
(图说:《珠江人家》黄金时段电视剧日推荐榜第 一)
剧中的粤药元素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而这些元素大多与“岭南中医药活化石”广药集团密切相关。据悉,广药集团是全球头家以中医药为主业进入世界500强的企业,已连续三年上榜,目前位居426位。旗下有12家中华老 字号,其中有10家已逾百年历史,是名副其实的粤药代表。
就在陈李济中药文化园举行的电视剧《珠江人家》粤中医药媒体交流会上,广药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楚源表示,为了支持《珠江人家》拍摄,广药集团和集团内12家老 字号企业一起参与其中,派出了中医药专家围绕中医药理论、文化等内容进行专业指导,并提供工艺的技术把关,客观真实还原岭南中医药的传承和发展。
(图说:广药集团旗下12家中华老字 号)
以“誠”爲本陳李濟,百年堅守再出圈
首播第 一集就出现了“陈李济”牌匾,中药铺伙计口中的“乌鸡白凤丸、壮腰健肾丸、补肾益脾丸”就来自广药集团旗下中华老 字号——陈李济,其创建于明万历年间,迄今有423年历史,被吉尼斯认证为“全球最长寿药厂”。
(图说:百年老 字号陈李济出现在《珠江人家》首播第 一集)
(圖說:劇中提到的烏雞白鳳丸、壯腰健腎丸、補腎益脾丸至今仍是陳李濟拳頭産品,暢銷海內外)
四百多年來古藥飄香,陳李濟始終堅守“誠信爲本,同心濟世”的企業理念,回溯其誕生就緣于一個“誠”字。
相傳,嶺南一家小藥鋪老板李昇佐拾金不昧,經過日複一日的等待,最終將銀兩原封不動的歸還失主陳體全。陳感念李的高風亮節,將失而複得的銀兩半數投資李的中草藥店,兩人在各自姓氏中取一字,陳李濟就此誕生,寓意“陳李合作,同心濟世”。從此,陳李濟開啓了百年濟世救民之路。
陈李济旗下名品众多,其百年陈皮被奉为镇店之宝。如今还流传着“一两陈皮一两金”的说法,新会陈皮尤受老广们追捧。《珠江人家》中陈山河年轻不懂事,想以“橘皮换陈皮”蒙混过关,被师傅呵斥打骂。剧中师傅对新会陈皮的看重并非有意夸大,根据《中国药典》记载,陈皮有普通陈皮和广陈皮之分,广陈皮品质为最 优,而广陈皮是以新会产地的陈皮为正品,是知名中外的广东名片。
(圖說:《珠江人家》中情節)
據介紹,陳李濟的“鎮店之寶”就是百年陳皮,它的特點之一是選用的新會陳皮都是三瓣陳皮,以新會茶枝柑爲原料,經陳李濟創舉炮制和儲藏工藝,制成體輕而氣味清香、理氣健脾、燥濕化痰的養生佳品。陳李濟也因百年陳皮而飲譽全國乃至東南亞。
近年来,陈李济依托“百年秘 制工艺陈皮”,着力丰富“百年陈皮”大健康产业,开发创制出一系列健康陈皮佳品,覆盖柑普茶、糖果、糕点、凉果等多个细化分类,广受消费品欢迎。陈李济百年秉持的三个坚持:坚持一种工艺“百年陈皮”秘 制工艺,坚持一个原料产地“广东新会”,坚持打造南药陈皮第 一品牌也成为其延续百年文化,传承创举技艺的根本。
(圖說:陳李濟百年陳皮)
傳承嶺南中醫藥
名品頻亮相喚醒嶺南記憶
剧中除了陈李济,还出现了“采芝林”“潘高寿”“敬修堂”等老 字号,这些百年老 字号也均属于广药集团,在剧中多次被提及。老 字号集结了岭南中医药文化的精髓,是传承与弘扬的重点对像。
(圖說:《珠江人家》相關情節)
嶺南人從小就對粵藥有情有獨鍾,一碗糖水、一煲靓湯、一杯涼茶都離不開中藥材,且都各有效用。在《珠江人家》劇情中,出現了大量對症用藥的情節,腹瀉克星保濟丸,益氣養血烏雞白鳳丸,九吉公紅糖益氣補血健脾養胃,敬修堂康壽丸固本培元,還有活絡丹、小兒七星茶、川貝枇杷露、安宮牛黃丸……這一系列産品均來源于廣藥集團。不少南粵地區的人表示,不少有關嶺南中醫藥的記憶被喚醒了。
(圖說:《珠江人家》相關情節)
據了解,爲傳承與弘揚嶺南中醫藥文化,廣藥集團還建設了神農草堂中醫藥博物館。走進神農草堂就像來到了嶺南醫藥秘境,這裏有各種原生態草藥、更多知名杏林醫者、醫書典籍等等。目前,神農草堂已接待海內外遊客超300萬人次。廣藥集團還依托于神農草堂建設嶺南中醫藥博物館,不斷提升嶺南中醫藥在國內外的影響力。
非遺技藝+紅色精神
再現嶺南中醫藥絢爛風采
“煮蠟、串圓子、蘸蠟、鎅殼、入丸、封口、剪蒂”蠟丸制作工藝出現在《珠江人家》第七集,就如劇中所說,蠟丸制作工藝是陳山河要學的制藥本領的最後一課,看似簡單卻大有來頭。
(圖說:《珠江人家》中蠟丸制作工藝情節)
岭南气候潮湿,蜡丸的研制,能够让药物防潮湿、防霉变、防虫蛀保持长久不变质。据白云山陈李济药厂党委书记、董事长,国家 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陈李济传统中药文化”传承人石洪超介绍,当时的陈李济在南药制作工艺上已较成熟,其吸取以往的中药包装制作经验,首创了蜡丸制作工艺,将蜂蜡与木蜡混合铸成“蜡壳”,并将药丸裹在“蜡壳”中,再用蜡密封,这样可久存不变质。
(圖說:陳李濟始創蠟丸)
据悉,为了在电视剧中更好地还原岭南中医药制作技艺,国家 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陈李济传统中药文化”传承人莫国强还在剧组待了半个月,据他介绍,炮姜是老广们熟悉的岭南中药产品“补脾益肠丸”中的一味药,剧组为了还原炒炮姜这一制作工序,专门打造了一口大铁锅,“炮制到外面是棕褐色、里面是棕黄色,才能达到入药要求”。
中藥分爲曬、泡、炒、煎等不同的工藝,如果中藥的藥材相似但制作工藝的不同,主治功能會大相徑庭。嶺南中醫藥有精妙的制作工藝與珍貴的非遺文化。
据了解,广药集团旗下有10个项目入选国家 级或省级传统中药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国家 级非遗项目六项:陈李济传统中药文化、王老吉凉茶、星群夏桑菊、白云山大神口炎清、潘高寿传统中药文化、中一“保滋堂保婴丹制作技艺”,省级非遗项目四项:光华小柴胡制作工艺、敬修堂传统中药文化、采芝林传统中药文化、星群二天油制作技艺。这些非遗项目都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远的影响力,其数量和质量在中药行业中数量较少,是珍贵的中医药文化资源。
一個月左右時間,《珠江人家》帶我們走進了那段抗戰歲月。值得一提的是,劇中出現的革命先驅——楊殷,曾是廣藥集團陳李濟藥廠的一名工人,曾在陳李濟藥廠開展工運和革命活動,留下了深厚的紅色基因。如今,這份紅色血脈依然在廣藥集團薪火相傳……
(圖說:《珠江人家》相關情節)
借著這部劇,不少觀衆都能領略嶺南中醫藥的魅力所在,劇中處處有嶺南廣藥,也有著這家世界500強粵企廣藥集團。
(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