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0日,新疆沙雅縣蓋孜庫木鄉群衆尼某看著賬戶裏悉數返還的71803元未成年人打賞款,激動不已,他感慨道:“當時看到孩子揮霍掉這麽多錢,感覺天都要塌了,這是我們辛辛苦苦攢下的血汗錢。多虧了警察的幫助!沒有他們的堅持和專業,這筆錢根本不可能追回來。”
时间回溯到两个多月前,尼某年仅8岁的女儿经常在家拿父母手机玩耍。由于父母使用手机付款转账输入密码时没有避讳女儿,女儿便记住了支付密码。后来,女儿在手机上使用某平台时,偶然进入一个直播间,被主播熱情称呼和夸张表演吸引,看到别人刷礼物后,也学着为主播刷“火箭”等虚拟礼物。此后,她一发不可收拾,成了多个直播间的“榜一大姐”。
6月30日,急需用錢給雇工結賬的尼某查看賬戶時,發現存款余額僅剩50元,7萬多元存款不翼而飛,心急如焚的他立刻報了警。沙雅縣公安局蓋孜庫木鄉派出所接到求助後高度重視,立即指派警務室民警開展處置工作。經核查,短短兩個月內,這名“榜一大姐”在某平台頻繁向主播“打賞”,金額高達71803元人民幣。
民警迅速行動,第一時間與某平台客服取得聯系,詳細說明這是未成年人未經監護人同意進行的高額消費。爲確保證據鏈完整,民警全程協助家長前往銀行調取詳細的銀行卡交易流水記錄,有效固定了消費事實和時間節點。
經過民警锲而不舍地努力協調,平台方積極配合核實,最終認定該高額消費確系未成年人所爲且未獲監護人同意,審核通過了全額退款申請。7萬余元的損失得以成功挽回,悉數返還至家長賬戶。
沙雅警方借此提醒廣大家長,務必加強對未成年子女使用電子設備及移動支付的監管,建議設置支付密碼、開啓青少年模式、定期檢查賬單,並加強對孩子的網絡安全和消費觀念教育。
(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