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来自于微信公众号 TopKlout克劳锐,作者:小羊,授权站長之家转载发布。
立秋了,第一杯奶茶的儀式感再度在各大平台上燃起。早在半個月前,樓下外賣櫃就已換上秋天的第一杯奶茶貼紙。
昨日,多個奶茶品牌推出活動,#秋天的第一杯奶茶话题又一次登上熱搜榜,刷屏朋友圈。
在抖音#秋天的第一杯奶茶話題突破160億次播放量,微博47億+的閱讀量讓相關話題詞條持續飄紅。
圖片源自抖音、微博截圖
"取茶需等3小時"、"超800杯待制作"的提示屏刺痛熬夜黨的神經。我們不禁想問,年輕人爲何願爲這杯"老網紅"持續買單?茶飲品牌又如何讓五年陳梗煥發新生機?
五年不衰的“秋一杯”为什么依然火熱
不知不覺間,秋天的第一杯奶茶已經走到了第6年,從一場偶然的社交分享,演變到成爲風靡全國的消費符號,離不開三個因素。
1.從情感符號到身份圖騰的儀式感
從52元紅包轉賬截圖,到如今人均百元的立體式表白,秋天第一杯奶茶這種低成本高情感回報的設計,精准擊中了年輕人既要浪漫又怕麻煩的矛盾心理。
年輕人購買的早已不是奶茶本身,而是立秋當天的情感符號。愛人傳遞的浪漫密語、職場人的自我犒賞,或是朋友圈的潮流通行證。
品牌也從中得到啓發,將産品轉化爲秋日關懷。2025年更出現奶茶花束新形態,88-288元的花飲組合使客單價提升3倍,多數訂單用于情侶互贈。
圖片源自美團
當年輕人用百元成本獲得被惦記的溫暖感,實際是對抗情感荒漠的一種解決方案。
2.消費降級成常態,奶茶的高頻低價迎來爆發
低門檻,是秋一杯席卷全民的通行證。一杯奶茶只需十幾二十元的價格,大部分人不會感到有負擔。
再加上外賣平台的補貼,只需幾塊錢也能買到一杯奶茶。低價往往是消費者決策的重要因素。
3.從衆心理變成了最強引擎
秋天的第一杯奶茶觸動了大衆的真實情感,就像在冬至吃餃子,顯得格外有正當性。
當奶茶與立秋的節氣結合,消費行爲就有了特殊含義。秋一杯精准的強化了喝奶茶的理由和即時性,提升了消費者的消費動力。
品牌在介入後,讓用戶作爲主創,例如書亦燒仙草的“社死錦旗”本是小範圍活動,卻被網友改造成“二旬老人續命水”等二創梗圖,在小紅書衍生出2.3萬篇筆記。
圖片源自小紅書
北京三裏屯喜茶聯名店前,排隊3小時的00後女孩直言:“其實不認識Chiikawa,但朋友都在曬限定杯。”
這種從衆行爲本質是集體創作狂歡,當每個人既是參與者又是內容生産者,社交價值便實現增值。
品牌與秋一杯的營銷邏輯
每年的立秋都是品牌的重要營銷節點。線下門店也充分備戰,提前備貨和增加人手,來應對訂單高峰期。
當滬上阿姨門店挂出"喝奶茶送黃金"的霓虹燈牌時,這場由8g黃金吊墜引發的社交營銷,折射出品牌的轉向。
益禾堂的万份金片、百分茶的吸金猫咪,把茶饮柜台变成赛博淘金场。黄金营销的精妙在于借金价上涨的熱度,绑定豪气人设刺激传播,更用喝奶茶发财的反逻辑制造惊喜。
有網友在微博曬出0.3克金片調侃:"以前喝奶茶發胖,現在喝奶茶發家。"
地域化創新開辟了第二個戰場。檸季在湖南推出的桂子油檸檬茶引發了大衆的情緒共鳴。年輕人嘗新奇,中年人品鄉愁。
書亦燒仙草更以"大漠杏子紅"玩出文化縱深,新疆藝人哈妮克孜代言視頻裏,杏肉果粒在駝鈴BGM中翻滾,帶動了銷量的增長。
這些帶著經緯度的飲品,正在解除奶茶同質化的困境。
秋一杯背後是精密計算的日常營銷計劃。許多品牌已經在立秋前就做好充足的准備,預判了這個節點的訂單數據,提前備貨。
這杯奶茶,終究成了品牌營銷日曆裏雷打不動的朱砂印。
寫在最後
五年不衰的秋一杯,是儀式感經濟與商業創新的共鳴。
年輕人在這場狂歡中清醒的沈溺,甘願爲百元成本的社交認同買單。
这个网络熱梗已经完成蜕变,所有的营销都证明了人们渴望可触摸的情感。奶茶杯里搅动的不仅是奶与茶,更是商业对人性的深度回应。让个体在集体仪式中找到归属,使传统节气以创新的形式转变。
明年秋天,你是否還會點一杯奶茶,沈浸在甜甜的滿足感中?
(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