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来自于微信公众号 娱乐独角兽,作者:mia,授权站長之家转载发布。
2.5億單量/日!外賣大戰數據再次攀升至驚人的最新峰值。
幾個月內,市場被人爲極速“催熟”,擴大至原有體量的2-3倍。根據最新戰報,美團即時零售達到1.5億訂單,淘寶閃購達到8000萬訂單,若再加上京東2500萬單量,總計日單量峰值或將近2.5億,低價奶茶、冰淇淋(最低至0元)塞满了用户的冰箱,而在外賣大戰之前,年初时这个数字是1亿单。
有關部門再次出手。7月18日,國家市場監管总局约谈饿了么、美團、京东三家平台企业,要求它们纠正激進促銷行爲,推動理性競爭,保護消費者、商家和騎手的利益,助力餐飲服務業可持續發展。
继5月之后,三平台再次被约谈,重点已转向"餐饮服务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受该消息刺激,7月21日,外卖平台股集体高开,美團(03690)一度涨近4%,京东集团(09618)涨2.5%,阿里巴巴(09988)涨近2%。不难看出,资本市场乐见的是“理性”而非反面。
監管部門的介入,或許會減少平台的激進程度,卻很難完全徹底爲這場大戰按下刹車鍵。已經投入的數百億成本,注定競爭將在下半年一直持續,直至“見分曉”的節點。而這場已經持續了半年之久的紅黃藍大戰,未來將走向何方?
外賣“大部分都是泡沫”
茶飲和第三方配送“漁翁得利”
“快看我的1元奶茶!”“0元購成功!”
7月的前兩個周末,各個微信群裏,年輕人們奔走相告,分享彼此薅到的羊毛,直言“不吃飯了,就等著這一天點夠一周的外賣”,“最黃金的減肥期,碰上了最驚豔的商戰”。
据《晚点 LatePost》报道,6月底,阿里启动内部代号为“淮海战役”的百日闪购增长计划,并将每周六作为冲单日。7月5日晚,第一个“疯狂星期六”来袭,阿里、美團两大平台发放大量大额外卖红包券,如“满25减21”等无门槛券。京东外卖缺席,但在7月8日宣布正式启动“双百计划”。
7月11日晚,“瘋狂星期六”繼續,有了前一周的慌亂教訓,此次各家選擇拉長時間線,商家提前准備,以提高履約率。
美團外卖在官微表示:“周六,快乐继续。”当天上线了“1分钱起”抢购奶茶外卖、以及“冰镇爆品1分钱起”、“大牌自取1.68元起”等活動。淘寶閃購打出“超級星期六”的口号,放出包括“满18.8减18.8”等大额优惠券在内的188元大券包。京东外卖则在晚间“秒送”频道以16.18元/份的价格补贴10万份小龙虾。“免费奶茶”“外賣大戰”等冲上熱搜。
7月19日,因監管部門約談,“瘋狂星期六”暫停,大額優惠券、“0元購”基本消失。
當618和雙11顯現出頹勢,繼打出“秋天的第一杯奶茶”名号的立秋外卖高峰日之后,外卖领域很快拥有了新的人造节日“疯狂星期六”。从创始人下场、主攻社会价值的公关舆论战,到618期间的明星营销战,再到新一波补贴大战、人工造节,每一场战役都已白熱化。
高盛推演了三種結局。基准預測、概率最大的是美團成功守擂。美團饿了么京东市场份额分别占比5.5:3.5:1。结局二是阿里美團双寡头,三者市场份额占比为4.5:4.5:1。结局三则是三足鼎立,京东突围,三者市场份额占比为5:3:2。更充足的现金储备,更庞大的体量,饿了么本身基建,都意味着淘宝闪购比京东外卖更有挑战美團的优势。
美團在外卖领域的先发优势和更为精细化的运营、700万骑手构成的护城河,意味着它以相对较小的成本,便能够被动防守甚至反攻,而后至的对手们则需要投入更多的资金才能达到相同效果。
据界面报道,7月12日美團的补贴额为3亿至4亿元,淘宝闪购的补贴额超过了12亿。最近两周,淘宝闪购的工作日补贴额则在单日4亿元左右。
美團核心本地商业板块CEO王莆中在《晚点 LatePost》的采访中多次提到,这波大规模补贴战带来的增量“绝大部分是泡沫”。“外卖是一个精细且利薄的商业模式,友商从来没赚到过钱……我们 OPM(运营利润率)只有三点几,这在全世界范围内已经最成功……单量翻一倍,可能 GMV 是不涨的。”
资本市场对于这场“非理性”的战争并不乐观,阿里股价近两个月下跌15%,京东近两月跌超20%,市场蒸发约1000亿港元,美團近一个月以来,股价下跌20%。
“鹬蚌相爭”,損失慘重,得利的漁翁卻是茶飲股。
奈雪的茶數據顯示,7月5日至7月6日周末兩天外賣訂單破峰值,兩天突破100萬單,環比增長50%,單店最高環比增長230%。7月7日,茶飲股全線高開,茶百道(02555.HK)一度大漲15%,奈雪的茶(02150.HK)漲4.61%,古茗(01364.HK)漲7.50%,滬上阿姨(02589.HK)漲6.66%,蜜雪集團(02097.HK)漲5.25%。
其他不太被注意到的贏家是第三方即時配送平台。
順豐同城數據顯示,從5月13日“618”啓動至6月22日,其同城即配服務單量同比2024年每日增幅達到50%以上,高峰期的同比增幅翻倍。
平台是否陷入零和博弈?
消費者、騎手、商家孰得孰失
在这场疯狂的外賣大戰中,至少看起来,消费者和骑手是相对而言,比较直接获利的一方。
有用戶曬出了“20單中17單0元購”的戰績,有用戶“超時20分鍾免單”,有用戶用多個手機薅了多張大額券,並囤積不少日用品。不過,這些羊毛也難免以配送慢、商品質量下降爲代價。
作为“决胜关键”,骑手资源被多方争夺。外賣大戰带来的好处之一是,骑手收入和福利迎来一波上涨。配送费翻倍、单量爆满,加上高温补贴,一单接近10元,有骑手表示在“疯狂星期六”“日入过千、收入暴涨多倍”,“要跑个通宵”。
淘寶閃購官方戰報提及,上線以來,騎手數量整體同比增長78%,其中衆包騎手整體增長120%。淘寶閃購上線以來,騎手群體的收入顯著增長,活躍穩定的衆包騎手月均收入超12500元。
美團此前宣布为骑手送上“防暑险”、高温关怀金,发放防暑物资,设立健康驿站,开展冰饮车巡游服务,并表示今年将会把骑手“工伤险”扩展到17个省级行政区。
京東則宣布,二季度末京東外賣全職騎手已突破15萬人,爲回饋騎手夥伴辛勤跑單,京東外賣投入20億元爲全職騎手升級福利。除五險一金外,京東還會爲全職騎手每月發放防暑防寒津貼。
商家面临的情景更为复杂。因茶饮咖啡连锁化率高、低客单价、高频、触达人群多等特征,这场外賣大戰几乎直接变成了“奶茶战争”。
不少奶茶店因爆單忙不過來,而不得不雇傭更多人手,補貼大戰下單量增加了、利潤率卻攤薄了、體驗受影響,用戶沒有來店取餐、只能選擇扔掉,變成“賠本賺吆喝”。外賣擠壓堂食份額。
更令人擔心的是,這可能是一場人爲制造的“虛假繁榮”,用戶逐低價而來,隨補貼的消失而消失。
7月15日,貴州遵義紅花崗區餐飲行業商會發布倡議書,呼籲外賣平台停止“內卷式”補貼和不正當競爭。
其中提到:近期發起的“0元購”“滿18減18”等極端補貼行爲,爲爭奪外賣市場份額挑動低于成本價的惡性價格戰,已造成市場經營秩序混亂、行業生態嚴重失衡。導致本區大量餐飲企業經營陷入“不參與則無流量,參與則破價虧損”的惡性循環,更讓大量依賴堂食的實體店遭遇嚴重沖擊、苦不堪言。
低價內卷,使得三大平台均已陷入了某種不能退、只能進的“零和博弈”。
高盛最新研报指出,估测仅6月份所在季度,阿里巴巴、京东和美團3家企业的总投资就达到了250亿元/30亿美元。高盛预测,在基本情景下,未来12个月(2025年7月-2026年6月),阿里巴巴和京东的外卖业务将分别亏损410亿元、260亿元,美團的EBIT将下降250亿元。
瑞銀指出,外賣補貼過度,帶來了一系列負面影響:削弱了線下餐廳客流、行業整體利潤壓縮,中小餐廳不堪重負、加劇浪費現象。助長用戶“低價依賴”思維,加劇行業通縮風險。也因此引發了監管層的出手。
砸下百億重金,追逐打造“大消費超級平台”,可能并非全无意义。在某种程度上,外賣大戰对于三平台而言,是一场提振士气,凝聚军心的战役。作为均已诞生十多年,甚至二十年以上的庞然大物,它们都太需要“重新创业”。
补贴大战卷无可卷,新的打法出现了。7月1日,美團宣布正式推出“浣熊食堂”,自去年底首店落地试水以来,截至目前已经在北京、杭州等地实际投入运营10家门店。
近日,京東旗下外賣自營門店的“七鮮小廚”在京東外賣上線。不過,自營門店能否産生競爭力,爭取到足夠的流量,還有待觀察。
万亿即時零售市场,谁将笑到最后?拭目以待。
(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