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起令人震驚的假冒心理咨詢師事件在上海被揭露,一名僅有高中文化水平的廚師孫某某,通過不正當手段搖身一變成爲時薪高達1200元的“心理咨詢師”,最終因在咨詢過程中對未成年人實施猥亵行爲而被判刑。
據了解,孫某某通過交錢參加短期社會培訓,並注冊了一家心理咨詢機構。爲了增強自己的“專業”形象,他還借來了兩張“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的資格證書,並成功加入了行業協會。憑借這些僞造的資質,他開始以心理咨詢師的身份提供服務,並收取高額費用。
在咨詢過程中,孫某某利用自己的虛假身份,對多名未成年人進行了猥亵行爲。這些受害者及其家長最初並未察覺異常,直到事件敗露後才恍然大悟。經法院審理,孫某某因猥亵兒童罪被判處有期徒刑1年4個月,爲自己的行爲付出了沈重的代價。
這起事件不僅暴露了孫某某個人的道德淪喪和法律意識淡薄,也再次引發了公衆對心理咨詢行業亂象的關注。近年來,隨著心理咨詢服務需求的爆發式增長,合格咨詢師的缺口日益擴大。這種供需失衡使得部分不法機構和個人得以利用“速成”概念進行欺詐活動,嚴重損害了行業的聲譽和消費者的權益。
業內專家指出,真正的專業成長需要時間和資源的投入,速成班和假證無法替代系統的學習和實踐。對于消費者而言,在選擇心理咨詢師時應謹慎辨別,避免陷入“心理陷阱”。同時,相關部門也應加強監管力度,打擊非法行爲,保障行業的健康發展。
(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