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長之家(ChinaZ.com)4月30日 消息:近日,知名配音演員趙乾景將自己的聲音授權給AI有聲劇《凡人修仙傳》。由TME天琴實驗室開發的琴語引擎利用趙乾景的聲音訓練出多音色AI人聲,實現了一人分飾多角的配音效果。這一創新嘗試一經公布便在社交平台上引發了廣泛爭議。
部分網友對此表示失望,他們自稱“小醜”,指出自己剛剛支持過反對AI侵犯真人配音演員權益的行動,轉眼間就有配音師將自己的聲音授權給了AI。這些網友認爲,一次性出售聲音可能會損害配音演員的長期利益,而且由于AI采樣成本極低且效率極高,這可能會對傳統配音演員的生計構成威脅。
另一方面,也有網友從配音藝術和行業發展的角度出發,強調了真人配音的不可替代性。他們認爲,傳統配音中所蘊含的藝術性和情感表達是AI難以完全複制的。此外,將聲音授權給AI還可能壓縮新人的生存空間,不利于行業的新鮮血液注入。
這場爭議獲得了更多關注,當北京互聯網法院于4月23日對全國首例“AI聲音侵權案”進行一審宣判時。案件的起因是一名配音師發現自己的聲音在未經授權的情況下被AI化並出售,其聲音被用于影視解說和遊戲解說等。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1023條規定,自然人的聲音享有與肖像權類似的保護,前提是該聲音具有可識別性。在此案中,被告否認侵權,他們認爲原告AI化後的聲音失去了與原聲本人的可識別性。然而,經過法庭勘驗和當事人陳述,法官認爲原告AI化的聲音保持了高度的可識別性,並與原告相聯系,最終判決被告侵犯了原告的權利,要求被告書面道歉並賠償25萬元經濟損失。
综上所述,AI技术的快速发展给配音行业带来了挑战和机遇。業界需要寻找一种平衡点,让AI技术与传统配音艺术能够共存、互补并共同进步。同时,确保配音演员的权益得到妥善保护,他们的声音和劳动获得合理回报,也是整个行业需要面对的重要课题。
(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