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来自于微信公众号 投资界,作者:余梦莹 王露,授权站長之家转载发布。
AI神話仍在繼續。
消息傳來,日前Mistral AI正在進行新一輪融資,金額約10億美元,估值將達到10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700億元)。成立兩年,估值翻了近50倍,令人咂舌。
身後創始人是三位90後學霸。他們先後從巴黎頂尖學府畢業投身AI大廠,嗅到時代機遇後辭去高薪職位開始創業。公司剛剛成立一個月,就憑借7頁PPT融資1億美元,刷新歐洲種子輪紀錄。
值得深思的是,今年初DeepSeek全球爆紅,成爲Mistral夢寐以求的理想模樣。悄然間,這一輪由90後們帶隊的AI大戰才剛剛拉開帷幕。
三位90後聯手
創立歐洲版DeepSeek
Mistral AI的故事始于三位年轻人。
1992年,Arthur Mensch出生于巴黎西郊,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学霸,先后进入巴黎综合理工学院、巴黎萨克雷大学、巴黎高等师范学院等頂尖高校深造,26歲就獲得機器學習博士學位,後來從事數學專業博士後研究。
毕业后,他跨越大洋来到硅谷工作,进入谷歌DeepMind担任研究科学家,负责优化大语言模型。期间,Mensch与校友Guillaume Lample、Timothée Lacroix重逢,他们已在Meta人工智能实验室任职多年,是Llama架构的核心奠基人。
到了2023年,Mensch意识到,AI正掀起一场席卷全球的革命,法国不应缺席。于是,三位年轻人告别硅谷,回到巴黎创立Mistral AI——意为“法国吹来的强风”。
說幹就幹。當年9月,Mistral發布首個開源大模型Mistral7B,僅73億的小參數規模,卻在多個基准測試裏優于Llama2,迅速進入開發者視野,可謂一炮而紅。
與封閉的OpenAI和Anthropic不同,Mistral認爲引領生成式AI浪潮必須開源,從而給世界帶來價值和自由。創始人信心滿滿地表示,“我們的目標是未來10年處于領先地位。”
很快,Mistral成爲歐洲之光。法國總統馬克龍多次親自站台,對其大加稱贊,稱之爲“新一代歐洲初創企業與美國科技巨頭競爭的典範”。
然而,AI時代的變化比風還要快。今年初,同樣主打開源、低成本、高性能的DeepSeek全球爆紅,成爲Mistral夢寐以求的理想模樣。
更有意思的是,Mistral創始人反過來稱DeepSeek是“中國版Mistral”,表示對DeepSeek非常熟悉,火爆在他的意料之中。“這是開源模型的關鍵時刻,爲全球AI行業提供了新思路。”
實際上,AI開源戰場愈發激烈。就在這周,OpenAI時隔六年首次發布了最新開源模型。更早之前,騰訊、智譜AI、阿裏巴巴、月之暗面等頭部企業密集推出了新一代開源大模型。
危机感扑面而来。今年,Mistral陆续發布了聊天机器人Le Chat、首款推理模型Magistral等産品,試圖正面叫陣DeepSeek。
不过,尽管Mistral旗下的Le Chat一度登顶法国下载量最高的iOS應用,但在國際市場表現平平。Magistral則被質疑測試結果回避了與最新版的通義千問和DeepSeek作直接對比。
如今,Mistral還在全力追趕,並發力商業化,官宣與英偉達等巨頭合作。據《金融時報》報道,Mistral年收入有望首次超過1億美元,最近一年增長了數倍。
“我们一开始就雄心勃勃,但现在需要继续保持这种雄心壮志。” 对于刚刚30出头创始人来说,一切还是开始。
估值700億
身後VC/PE雲集
至今,Mistral背後集結起一支長長的投資人隊伍。
回過頭來看,公司尚在水下時,風投機構們就蜂擁而至。剛剛成立一個月,Mistral宣布完成1.13億美元融資,估值超過2.6億美元,創下歐洲最大種子輪融資紀錄。
当时投资方阵容堪称豪华:由光速创投领投,Redpoint、Index Ventures、德高集团、Motier Ventures、La Famiglia、Headline、Exor Ventures、First Minute和LocalGlobe等机构,以及法国传奇富豪Xavier Niel、Rodolphe Saadé等大佬参与其中。
要知道,此時公司還沒有産品雛形,只有7頁PPT和3位創始人。
“全世界擁有他們這種經驗水平的人才,只有大約80到100位。”光速創投合夥人稱,AI公司除了缺算力,更缺頂尖人才。
到了2023年底,Mistral宣布完成4.15亿美元的A轮融资,由a16z领投,光速创投、Salesforce、法国巴黎银行、达飞海运、General Catalyst、华裔女投资人Sarah Guo的Conviction和Elad Gil参与其中。
不到6個月,公司估值翻了7倍達到20億美元,正式跻身獨角獸行列。
微軟和英偉達也來了。2024年2月,微軟宣布與Mistral建立合作夥伴關系,並向其投資了1630萬美元。緊接著同年6月,Mistral完成約6.4億美元的B輪融資,估值飙升至60億美元。
彼时投资方长达十多家——由General Catalyst领投,光速创投、a16z、英伟达、三星、Salesforce、Belfius、贝塔斯曼、法国巴黎银行、Bpifrance、思科、欧瑞泽、Headline等多家机构参投。
最新一幕發生在本月,Mistral正與中東基金MGX等機構洽談一筆10億美元融資,如若成行,將使公司估值達到約100億美元。
投資方MGX來頭不小,由阿布紮比主權基金穆巴達拉和G42于2024年共同組建,專注人工智能領域投資。一年時間裏,其已參投OpenAI、xAI和Anthropic等重量級公司,並參與了OpenAI星際之門項目。
一切早有迹象。今年5月,Mistral與MGX、法國國家投資銀行Bpifrance以及英偉達宣布成立合資企業,建立歐洲最大的人工智能園區。
“AI如同100年前出現的電力,將在未來對每個國家的GDP産生至少兩位數的影響。”Mensch稱希望AI像水電般普及、便捷、高效地爲每個人所用,並改善生活,這也是公司創立的初衷。無疑,Mistral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AI造富潮
90後集體登場
不知不覺間,AI賽道已經擠滿了年輕面孔。
就在上個月,AI搜索公司Perplexity完成1億美元融資,最新估值達到180億美元,較去年4月的10億美元估值翻了近20倍。
成立于2022年8月,Perplexity由三位90後天才少年一手打造,立志超越谷歌,産品上線第一個月便吸引了超百萬訪客,身後投資人名單已超過50家,融資瘋狂。
无独有偶,Genesis AI今年7月宣布完成1.05亿美元种子轮融资(约合人民币7.5亿元),创下硅谷具身智能行业种子轮最大融資額紀錄。公司創始人是剛剛博士畢業的90後周銜,聯手一衆年輕學者,闖入這個最火賽道。
印象深刻的還有Anysphere。今年5月,公司宣布完成9億美元融資(約合人民幣65億元),估值達9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650億元)。距離上一輪26億美元估值的B輪融資,過去不到半年。
背后掌舵人是四位来自麻省理工的年轻面孔。看中AI编程潜力,Michael Truell拉上三位同学创立Anysphere,旗下编程工具Cursor备受程序员青睐,很快火爆出圈。此时他们才刚满25岁。
我們把視角拉回到大洋彼岸,國內大批90後創始人也已走到舞台中央。宇樹科技王興興、月之暗面楊植麟、“天才少年”稚晖君彭志輝、沐言智語張月光、面壁智能曾國洋、Meshy胡淵鳴……這份名單還有很長。
細數下來,他們大多擁有中國乃至世界頂級大學的理工科學曆背景,與老一輩企業家不同,已將全球視野、技術信仰、産品主義等價值觀刻入了企業基因。站在前人肩上,年輕人們向更高維度突破,並乘著人工智能東風成爲時代的寵兒。
“這一代年輕人,從小接觸的就是全球最前沿的科技。”正如王興興所言,成長于互聯網時代的90後們,起點更高,視野更開闊,AI時代的機會也更多。
毫無疑問,人工智能是年輕的事業,也是屬于年輕人的事業。這批90後創業者的迅猛崛起,正是巴菲特那句話的生動注腳——“機遇難得,當天上掉餡餅時,要端著水桶去接。”
(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