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来自于微信公众号 娱乐独角兽,作者:糖炒山楂,授权站長之家转载发布。
隨著《凡人修仙傳》《利劍·玫瑰》開播,《定風波》定檔、預計接棒《朝雪錄》,長劇市場新一輪的正面交鋒開始上演。2025年暑期檔,正式進入到下半場。
已经过去的六七月,虽然有《以法之名》《朝雪录》《临江仙》这样的平台破万剧诞生,在题材类型上也有司法刑侦剧多剧连播,打破了以往古装剧撑起大盘的单一性,但客观来讲,今年的暑期檔的确不算“熱”。
以目前多方数据平台“认证”的暑期檔头名选手《以法之名》为例,灯塔正片集均落在5000万,云合熱播期集均最终大致落在3500万范畴。在豆瓣上,这部剧的打分人数为12万+。《临江仙》《书卷一梦》在市场影响力上还要再“下”一层。
暑期檔向来是缔造年度剧王的关键时刻,这样的数据的确不容乐观。更需要注意的是,这样的数据放在上半年的長劇市場,一点也不让人意外。
在云合日前发布的2025H1长剧报告中,《大奉打更人》《藏海传》《国色芳华》拿下正片有效播放TOP3,但榜首的19.3亿在2024年只能排在第五位。《漂白》以熱播期集均、集均V30双破5000万位居榜首,在2024年同样只能排在第六名。——大盘趋冷,是今年最现实的议题。
長劇市場真的难掩颓势吗?爆款指标下,暑期檔长剧就无可取之处了吗?不尽然。在娱乐独角兽看来,今年暑期檔带来的可探讨议题是很多的,如:古装剧一家独大的趋势正在被打破,继流量演员之后实力派演员的“迷信”也在被打破,当然在重铸的还有市场对于爆款的标准等。
刑侦剧扛起熱度和口碑,
暑期檔不再是古装剧的天下?
今年暑期檔上半场的题材还是非常丰富的,青春群像、年代创业、奇幻冒险、古装爱情、悬疑探案、司法刑侦等,应有尽有。平台的多元题材布局是常态,值得探究的是,这种多元性真正带动了头部爆款题材的洗牌。
最突出的一点是,暑期檔上半场最熱和口碑最好的劇集,都來自司法刑偵劇。
前者是优酷熱播的《以法之名》,刀刃向内的题材创新让其播出期间颇有全民熱议的趋势,这部剧也的确在猫眼、灯塔、云合、德塔文等数据平台上稳坐月度TOP1。后者是腾讯视频的《扫毒风暴》,豆瓣最高分8.0分,稳坐暑期檔口碑冠军。
如今正在熱播的《利剑·玫瑰》,作为迪丽熱巴时隔两年播出的新剧,自开播起就不差关注度,如首播酷云实时峰值达2.4%、腾讯视频站内熱度突破23000。不过这部剧双平台各3广的招商,相较于《以法之名》《扫毒风暴》的24家和17家品牌合作,稍显弱势。
古装剧的现状则要更复杂一些。首先,古装剧的市场占位仍不容小觑。虽然无法与前两年的暑期檔爆款古装相提并论,但也保持着还不错的水准。
灯塔暑期檔(6月、7月)正片集均播放量榜单TOP10中,《临江仙》《书卷一梦》《朝雪录》《锦绣芳华》占据榜单TOP5中的四席。在口碑层面,《书卷一梦》《锦绣芳华》拿下了豆瓣7.1和7.0分的成绩,后者打分人数近20万是暑期檔之最。
如果要说遗憾,或许是曾经口碑与熱度不成正比的畸形市场化,正在重演。《临江仙》和《朝雪录》两部平台破万剧,市场熱度尚可,但豆瓣评分刚刚过6分。被寄予厚望的《长安的荔枝》,也未能“讨好”到大范围的观众。
其次,古裝劇在題材上的細分和創新仍然值得肯定,而觀衆顯然也接收到了這一訊號。《錦繡芳華》雖不及前作《國色芳華》(雲合集均4000萬+,豆瓣7.8分,打分人數近40萬),但兩部劇的女本位敘事、女性群像塑造,還是頗讓人眼前一亮。《書卷一夢》以“穿書+無限流”的極致腦洞吸引看客。
《朝雪錄》“意外”跑贏大盤成爲近期黑馬背後,市場再度正視古裝探案劇的影響力:從《禦賜小仵作》到《蓮花樓》、《唐詭》系列,這一細分題材已經成爲古裝劇最易出爆款和口碑劇的存在。將于今日開播的《定風波》,能爲愛奇藝再拿下一城嗎?又有去年新晉流量王星越加持,想必市場還是看好的。
娱乐独角兽曾在《2025古装剧“渡劫”》中指出,头部爆款仙侠的缺失,拉低了今年古装剧的水位线;市场对落地古偶表现出了更高的买单率。目前来看,这一趋势仍在继续,不过内容市场的魅力也在于它的风向转变之快。接下来,首部凡人流修仙剧《凡人修仙傳》,古装悬疑剧《定风波》,古装剧市场风又会往哪儿吹?
而有趣的是,不论是司法刑侦剧还是古装探案剧,都具有悬疑探案元素。探案剧,也成为这个暑期檔的小爆款高地。
至于其他题材,在暑期檔的存在感并不高。青春题材中,《焕羽》虽然拿到了豆瓣7.1的评分,但并未能兑换成市场熱度;正午阳光打造的《樱桃琥珀》,在轰轰烈烈的CP二搭中陷入口碑困境,令人唏嘘。年代剧《淬火年代》,同样沦为了同期剧的背景板。
围绕着题材洗牌,暑期檔平台排播思路也值得一说。重要档期,平台多奉行同题竞争,或是同期花、生之争,睙徵赵露思和虞书欣的95花之争,也可能是同题材之争,目的都是拉高市场大盘,百花齐放才是春,而众人也都可分得一杯羹。
但是在今年暑期檔,平台排播更倾向于同类型题材接踵播出,承接上一部剧的流量,而非正面交锋。6月初,爱奇艺以《临江仙》对垒腾讯视频《长安的荔枝》、优酷《七根心简》,7月,优酷《以法之名》正面交锋腾讯视频的《桃花映江山》、爱奇艺《书卷一梦》、芒果TV《锦绣芳华》;刚刚收官的一波剧是腾讯视频的《扫毒风暴》、优酷《樱桃琥珀》,以及爱奇艺《朝雪录》。再到如今,则是优酷的《凡人修仙傳》、多平台的《利剑·玫瑰》,和爱奇艺的《定风波》。
只是這在市場效果上究竟如何,則又兩說。紅利能不能吃的到,最關鍵的還是看自身的品質夠不夠硬,不然只能淪爲陪襯。而觀衆緣,也向來是玄學。
叔圈“迷信”、破萬劇標准,
暑期檔打破和“重铸”了什么?
暑期檔的熱闹,当然不只局限于剧本身,还有剧集熱播背后的主演、制作方、以及平台们。而今年的暑期檔,就尤为典型。
第一个爆发的,当然是台前的“明星”们,不过这一次不是站在风口浪尖的流量,而是一度被奉为品质代言人的“叔圈”。从《长安的荔枝》雷佳音到《以法之名》的张译,曾经演技备受好评的他们,在这个暑期檔遭遇了审判。两者的困境不尽相同、却又有着共通之处。
去年春節觀衆還在誇“
這種情緒最終在《長安的荔枝》和《醬園弄》雙作品的不盡如人意裏爆發。雖然兩部作品的市場表現欠佳,與編劇改編、剪輯完成度等密切相關,但演員往往會率先成爲那個輿論的“靶子”。
張譯已經在主動按下暫停鍵,但不妨礙《以法之名》播出後他仍然遭遇了一波質疑。從《狂飙》到《以法之名》,“憋屈執法者”的形象在他代表性的唯唯諾諾裝慫表演中被樹立,但也成爲了同質化的代名詞。而他擅長爲人物設計小動作、小細節的“加戲”習慣,也被網友拿出來作爲論據。
无可否认,这些人物本质上是有所不同的,睙徵《以法之名》里洪亮有其人到中年被家庭孩子牵绊、渴望稳定的非常现实的一面,也有面对各级领导和同事时的职场社畜感,但在“速食”和“标签”时代,都被“怂”和“体制内”的标签稀释掉了。
當然這並不是說演員就是完全“無辜”的。對某一類題材的偏好、人物類型的同質化、標志性表演的慣性,都在加劇這種困境。這背後或許有資本和平台的攢局,但個人同樣占據了相當大的因素。
這波轟轟烈烈的“討伐”或許不夠公正,但或許長遠來看不是件壞事:它打破了對叔圈的盲目迷戀和自信,也讓這幾年狂飙的中年實力派開始慢下來,去審視自我、也審視市場創作。就像逃離了精英圈的靳東,在今年憑借著《西北歲月》斬獲了白玉蘭視帝稱號。
第二个爆发的议题,是市场对平台破万剧的标准熱议。破万剧、破三万剧,是近年来评判平台爆剧的重要标准,虽然各平台破万(三万)剧的“含金量”各有不同,但都建立了一定的公信力。而暑期檔的熱闹之一,便是各种剧集开播不断在平台站内卷起来的“破纪录”。
虽然只要划分标准够细致,人人都可破纪录,已经是当下文娱榜单的常态。但近日《朝雪录》等剧的熱度破万,仍然引发了市场对破万剧标准的讨论:近日爱奇艺发布“最全科普”,指出内容熱度值是平台综合用户讨论度、互动量、多维度播放类指标,客观反映内容受欢迎程度的评估体系。计算维度包括了付费用户的观看行为、视频互动行为、直播、角色熱度等指标。
而在目前不断释出的数据中,《朝雪录》确实有其长板:站内熱度连续7天破万;第三季续看率达81%,后续集均续看率高于站内破万剧均值;云合数据平台上,市占率攀升至32.4%。不过客观来讲,该剧在名场面出圈度、造星、商业价值层面等,还有上升空间。
归根结底,围绕着破万剧的熱议,主要还是暑期檔头部内容的表现不及预期,以及大众对现象级爆款的期待。就有微博网友表示:《朝雪录》作为古偶爆款足够,只是爱奇艺破万剧的含金量一向是最高的,市場對標的更多是“現象級作品”,一如其“榮譽殿堂”之稱。
当所有的洗牌、标准、熱议,都落定为对爆款的期待,我们也不能很虚无的去强调爆款不重要,事实上它就是承载着很多超出一部剧本身的意义,尤其是在当下的市场环境里。接下来的八月,我们继续等待爆款,也以最友好的姿态去走进每部剧。
(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