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来自于微信公众号 Tech星球,作者:林京,授权站長之家转载发布。
7月中旬,多列駛向上海的高鐵上,坐滿了背著“痛包”,行李箱裝著假發、Cosplay(角色扮演)服裝的年輕人。作爲BW漫展舉辦地,上海再度被二次元包圍。官方數據顯示,上海BW漫展近90萬人搶票,兩輪開票都秒售罄。
更早之前的5月,杭州CP31同人展,帶動周邊酒店、餐飲銷量暴增。數據顯示,2024年,杭州動漫遊戲産業已經以連續五年年均20%的增速,沖破全年營收500億元的大關。
暑期是漫展舉辦的高峰期,但今年所不同的是,除了二次元氛圍濃厚江浙滬、成都、西安等區域,全國各大城市,甚至是縣城的酒店、體育館等各大場地,都頻繁出現了漫展的身影。
一個可以度量的數據是,今年“五一”假期,全國範圍內就舉辦了超過1000場的漫展及相關活動,數量遠超往年。
互聯網平台也開始搶灘市場,微博、小紅書相繼下場官宣舉辦首屆漫展。在盤活商場B1層之後,二次元經濟背後的漫展,正在全國範圍內爆發。
單場門票收入超2000萬,資本盯上二次元
漫展策劃人小原向Tech星球介紹,漫展可以分爲商業展和同人展兩大類別,典型的頭部漫展品牌代表分別是BW漫展和CP(COMICUP同人創作交流展)。
小原表示,大型漫展的收入规模通常可达千万元级别,主要来源是门票和摊位费。以杭州CP31同人展为例, 约6000个同人摊位,按单日120元/摊、展期两天计算,摊位费总收入约为144万元。参展人数约20万,按门票均价120元估算,门票收入至少为2400万元。
與小原一樣的漫展策劃人,今年最大的感受是,全國各地的漫展數量正在暴增。
一方面,是泛二次元群體的增加,昔日小衆市場不斷擴大。另一方面,二次元背後的“錢景”,吸引更多資本入局。除了圈內人,不少廠商、現充(泛指非二次元圈內的普通人)也入局淘金。
蘇州的漫展策劃人“咩咩”告訴Tech星球,從年初開始,很多策展人轉向漫展領域。與其他展會活動不同,漫展最大的成本支出是場地和人工成本,對于美陳布展、展區設計等要求較低,漫展的特點是門檻低,內容同質化,最少只需一人便可以完成一場漫展策化落地。
以同人展为例,根据主題不同,又可分为包含多个IP主題的“综合展”、单一主題的“Only展”等类型。多位漫展策划人都告诉Tech星球,“Only展”是增长最快的漫展类型,某一IP的粉丝,只要熟悉漫展的流程,以及有一定资金,就可以组织起一场“Only展”。
很多發展成一定品牌效應的漫展品牌,最初便是有一定資金實力的二次元愛好者,在漫展爆發之前,成爲第一批吃螃蟹的人,賺得盤滿缽滿。
而今年漫展市場已經嚴重飽和,據“咩咩”介紹,蘇州5月份每周末都排滿了漫展,各個主辦方紮堆舉辦,堪比“神仙打架”。體育館、野營基地、大劇院等場地,都會主動邀請漫展策展人辦活動,甚至提出0租金使用。
各個城市的商場也開始主動招攬漫展策劃方。一場二次元活動,帶來的不止是流量,還有餐飲消費等。
上海靜安大悅城商場2024年落地56場國際頂流IP快閃,單快閃銷售額破1.64億,而北京朝陽大悅城、王府井喜悅購物中心,也是被各類IP快閃店、谷子店鋪包圍。
IPARTY漫展主理人周周告訴Tech星球,今年郎園舉辦的漫展,就幫助郎園帶來日均3000人流量,更重要的也是幫郎園拓展了業務,激活了園區,後續活動不斷。據他介紹,早期商場裏的動漫類活動,一般都是Coser(角色扮演玩家)群體宅舞還有個人歌舞才藝展示,他所在的團隊,也在探索新的形式,包括動漫藝術創作展、現場繪畫手工互動、動漫藝術家現場演講分享、公益性質活動等。
卷嘉賓、卷情緒價值,知名Coser出場費100萬
今年年初,像“咩咩”一樣跨界而來的漫展策劃人,都認爲踩在市場風口上,會賺得盆滿缽滿。但直到進入7月,她與全國很多漫展從業者複盤下來,發現大部分漫展都很難盈利。
除了頭部漫展,大部分漫展的“生死線”是門票收入,爲了吸引用戶,各大漫展卷向嘉賓邀請數量,包括圈內知名的Coser、配音演員等,以致于如今很多漫展,更加向明星見面會、粉絲經濟靠攏。
咩咩介紹,國內漫展市場還處于初級階段,尚且沒有形成清晰的産業鏈。嘉賓出場價格受很多因素影響,一般會根據抖音、小紅書上的粉絲量、互動量爲基礎參考指標,但最重要的是嘉賓的粉絲號召力。而某個嘉賓COS的IP角色如果突然爆火,出場費也隨之水漲船高,嘉賓代表的並非本人,而是他們所COS的角色。
現在暑期更是爭搶嘉賓的高峰期,嘉賓的市場價格進一步提升,據咩咩介紹,嘉賓圈也非常內卷,不止要求他們COS得更加像某個IP角色,長相更加精致,還要提供足夠的情緒價值,與粉絲進行互動。以上海BW漫展爲例,最火爆的“戀與深空”互動專區,Coser負責穿上角色服裝,與粉絲互動還原遊戲裏的經典場景。
关于嘉宾身价的显著上涨,漫展策划人小原指出,另一个重要原因是MCN机构的介入。MCN签约Coser后参与分成,推高了整体市场价格。 她透露,顶流Coser出场费达十几万已是常态,粉丝量百万级别的嘉宾出场费通常在数万元左右。 不过,具体报价还会因受众匹配度等因素浮动,粉丝量并非唯一衡量標准。
據另一位業內人士向Tech星球透露,知名二次元Coser卡琳娜一次商場的快閃活動出場費就達100萬元。
另一方面,比起頭部漫展能夠砸錢批量請嘉賓,上演“一票難求”的場景,大部分漫展的難題在于,二次元用戶群體有限,漫展數量供給過盛。
在咩咩看来,头部漫展火爆的另一原因是具备一定的稀缺性,一年只举办一次,可以吸引全国各地的二次元不远万里奔赴“熱爱”。
但大部分漫展的問題是,活動內容、形式同質化嚴重,尤其在內卷的一線城市、新一線城市,一種創新的漫展形式火爆之後,極其容易被迅速複制。但有限的二次元群體,很難一周爲N場漫展買單。
很多漫展策划团队开始砸钱投流量。通常,漫展的宣发周期为三个月,可以实现纯靠自然流量的传播,来吸引观众买票。现在一线城市漫展的宣发周期则普遍缩短至一个月,很多主办方投入大量成本在短視頻等平台投放。
多位漫展策劃人都向Tech星球表示,隨著漫展數量增加,受衆群體被分流,受衆群體要求提高,每個漫展客流量比往年要少很多人,這逐漸淘汰了一批漫展主辦方。在內卷加劇下,很多漫展主辦方之間也存在惡意舉報、抹黑對方等諸多亂象。
互聯網大廠入局,漫展開啓淘汰賽
漫展行業“二八效應”愈加明顯。小紅書、微博等互聯網平台紛紛入局背後,平台本身聚集著大量的泛二次元群體,舉辦漫展不止是靠近更多年輕群體,也有利于吸引更多遊戲、動漫産業的品牌,來幫助平台更好地實現商業化變化。
且這些平台的漫展舉辦場地多位于上海、北京等二次元氛圍濃厚的區域,也有資金實力去請更多的展商和嘉賓,實現更穩定的門票收入和贊助收入。
但對于全國其他城市想要淘金的漫展主辦方而言,一場漫展能否火爆,受限于當地的經濟水平、交通狀況等諸多因素影響。以蘇州區域爲例,盡管深處江浙滬區域,但大部分二次元群體會選擇去上海參加二次元漫展活動。
在咩咩看來,除此之外,漫展能否在全國各個區域內進行複制,也要打個問號。很多城市的場地寄希望于二次元群體盤活並不現實。一個細節是,二次元愛好者在參加漫展之前,需要化妝、以及穿上Cos服裝,一般通過網約車或者自駕去現場,如果沒有足夠重磅的嘉賓內容,場地位置又偏僻,二次元愛好者不會願意爲此耗費大量的交通成本、時間成本。
同時,不同區域的二次元消費群體特征也各不相同。即使在二次元氛圍非常濃厚的成都區域,很多漫展主辦方也並不賺錢。這是因爲,這些二次元群體更加活躍,他們可以自發在戶外組織很多活動,而不會選擇購買門票進入室內場地。
今年上半年,她見證過很多漫展最後因爲門票收入不足,選擇延期甚至跑路的流展形式及時止損,也有主辦方因爲一場漫展虧損了二十幾萬。在她看來,未來3~5年,漫展行業會迎來新一輪洗牌。
多個入圈時間較早的資深二次元愛好者,也向Tech星球表示,他們逐漸發現,現在漫展越來越變味兒了,甚至Cosplay本身是將自己喜歡的IP角色帶入現實世界,但現在Coser逐漸演變爲開始比拼裝備、比拼顔值。
很多從業者也在思考,當漫展逐漸走向更大規模産業,如何進行更加規範化的市場發展。
小原表示,經曆近兩年的激烈競爭,市場格局已顯現分化,頭部品牌地位穩固,中型品牌經曆一輪洗牌後,開始轉向二三線城市開拓市場,采取“農村包圍城市”策略,而衆多聚焦垂直社群的小型Only展,憑借其“用愛發電”的屬性及難以規模複制的特點,有望長期保持活躍。
IPARTY漫展主理人周周告诉Tech星球,国内漫展在内容、展区设计和服务上都有很多需要提升的地方。睙徵有些漫展,已经开始饮料餐饮机构进行合作,以及完善应急物资等环节。他所在的团队也在探索邀请更多的“平民选手”,让Coser插画师、摄影师、手工匠、妆造师、动画制作禑崴才和他们的作品,通过漫展实现出圈。
作爲昔日二次元同好交流的場地,漫展絕非應該是一個資本短期淘金收割的市場,如何在各個維度進行創新,才是行業長久發展關鍵。
(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