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快科技8月12日消息,近日,一段老人首次乘坐高铁时招手喊停”的短視頻在网络上迅速走红,引發了網友對于高鐵精准停靠的好奇。
風馳電掣般的動車組列車能夠平穩減速並精確地停在旅客面前,這背後不僅有科技的強力支撐,更離不開司機精湛高超的技藝。
中國鐵路科普中提到,站台上的神秘坐標”是精准停靠的根基所在。高鐵站台兩端設有藍底白字的停車位置標識,當列車停穩時,駕駛室參考點必須要與該標識精確對齊。技術熟練的司機能夠把誤差控制在10厘米以內。
智慧大腦”爲停靠提供堅實保障。就拿複興號來說,司機室的列車超速防護系統會實時給出線路坡度、限制速度等數據,同時還能對駕駛速度進行監控。地面與車上的運行控制系統相互協作,爲速度控制和精准停車給予雙重保障。
高鐵司機過硬的技術更是重中之重。他們需要同時對停車軌道、線路坡度等諸多因素進行計算,眼睛盯著速度表,手動操控操作杆,大腦算計距離,實現手、眼、腦高度協調配合。
爲練就這項技能,司機要在模擬艙進行不計其數的練習,牢記不同車型的刹車手感”以及車站站台的長度,還要深入鑽研線路坡道、信號系統與制動性能之間的配合。
從風馳電掣”到平穩進站”,高鐵的每一次精准停靠,都凝聚著司機對細節的完美把控以及日複一日的責任堅守。
(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