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上半年教育行業整體回暖的背景下,學大(廈門)教育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學大教育”)交出了一份超預期的成績單。7月14日晚間,學大教育發布了2025年半年度業績預告,數據顯示,其上半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預計達2.28億元-2.59億元,同比增長41.14%-60.02%,扣非淨利潤預計爲2.10億元-2.44億元,同比增長38.09%-60.12%。這一亮眼業績不僅超出市場預期,也凸顯了學大教育在個性化教育領域的核心競爭力和多元化業務布局的成效。
业绩持续攀升 彰显强劲复苏动能
回顾学大教育近年来的发展轨迹,其业绩表现呈现出从调整到复苏再到高速增长的清晰路径。2022年,受 “双减” 政策影响,学大教育的营收一度下滑至17.98亿元,同比降幅达28.93%。但其迅速启动战略调整,通过业务转型与成本管控,2023年实现营收反弹至22.13亿元,同比增长23.09%;2024年营收进一步攀升至27.86亿元,同比增长25.90%,连续两年保持两位数增长态势。
盈利質量方面,學大教育同樣表現搶眼。2022年至2024年,其歸母淨利潤分別爲1089萬元、1.54億元、1.80億元,同比增幅分別達102.03%、1035.24%、16.84%,展現出極強的盈利能力和修複能力。進入2025年,增長勢頭持續延續,一季度單季實現營業收入8.64億元,同比增長22.46%;歸母淨利潤0.74億元,同比增長47.00%,爲上半年業績高增奠定堅實基礎。
值得一提的是,学大教育已于2025年2月26日完成全部23.5亿元债务的清偿,实现 “轻装上阵”。这一重大举措不仅优化了公司财务结构,更消除了长期制约发展的潜在风险,为其后续稳健增长提供了有力保障。
个性化教育领航 构筑核心竞争力壁垒
作爲國內個性化教育的開創者和引領者,學大教育自2001年創立以來,始終堅守“以人爲本、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在個性化教育領域持續深耕,形成了難以複制的核心競爭力。
據業績預告顯示,學大教育2025年上半年業績大幅增長的主要原因是“一方面保持個性化教育領域業務優勢及品牌形象,堅持個性化教育理念,提供以學生爲中心的個性化教育服務,在個性化教育垂直領域持續深化、重點布局,保持公司經營業績穩定增長。另一方面是個性化教育業務市場需求提升,加之培訓業務季節性周期的影響,其盈利能力顯著提升。”
學大教育創始人、董事長兼CEO金鑫曾在多個場合強調“個性化教育不是簡單的小班化或一對一教學,而是一套完整的教育理念和方法論。”依托“雙螺旋”智慧教育模式,實現線上線下互補教學,爲學生提供個性化學習方案,這一模式不僅提升了教學質量,也爲其創造了穩定的收入來源。
目前,學大教育的個性化學習中心300余所,覆蓋全國100多座城市,專職教師隊伍超過4000人。2024年,學大教育的教育培訓服務收入達26.97億元,同比增長25.64%,占總營收的96.83%。這一增長趨勢在2025年上半年進一步加速,預計淨利潤增幅最高可達60.02%。
在全日制教育領域,學大教育的表現同樣亮眼。其在全國布局超過30所全日制培訓基地,並在大連、甯波等地興辦具有個性化教育特色的全日制雙語學校,在校生人數近5000人。2025年高考中,大連文谷高級中學學員取得優異成績,640分以上18人,600分以上64人,更有學員以物理類701分和曆史類659分的高分分列全省第24名和第40名,充分印證了個性化教育理念在全日制學校的成功實踐。旗下首所全日制學校——慈溪文谷外國語小學等校區憑借“高質輕負”教學模式獲評甯波市智慧校園標杆校,成爲區域民辦教育的典範。這也正是學大教育在個性化教育實踐中的成果體現,有望在不斷增長的個性化教育市場中分得更大份額。
根據中研普華預測,2025年中國教育行業市場規模將達8000億元,2023-2025年複合增長率達18.5%,K12、職業教育、終身學習將形成“三足鼎立”格局。學大教育在個性化教育垂直領域的深化,尤其是全日制基地的規模化,有望持續提振毛利率,鞏固核心競爭力。
(圖片來源于學大教育官網)
这一成果与《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意见》中“推动优质高中资源扩容”的政策导向高度契合,学大教育计划将文谷学校的办学经验复制至更多地区,助力县域教育的质量提升。
而學大教育在個性化教育垂直領域持續深化、重點布局,全日制基地&小班課未來有望提振毛利率,進一步提升公司的盈利能力。2024年學大教育主營業務的毛利率繼續保持在30%以上的較高水准,達到33.79%。
積極探索多元化業務,開拓長期潛力空間
在鞏固個性化教育核心優勢的同時,學大教育積極拓展職業教育、文化閱讀、醫教融合等多元化業務領域,爲長期發展培育新的增長極。
職業教育板塊是學大教育戰略轉型的重要支點。2024年以來,其完成沈陽國際商務學校、珠海市工貿技工學校等收購,並托管運營西安市西鹹新區絲路藝術職業學校,累計布局近10所中等職業學校。在産教融合領域,與長春技師學院共建東北首個低空經濟産教基地,聯合北鬥伏羲推進“産學研”一體化人才培養。
(圖片來源于學大教育官網)
更值得關注的是,2025年6月,學大教育與同濟大學合作的《新時期個性化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的理論和實踐路徑研究》課題獲教育部立項,將基礎教育領域的“個性化教育”體系遷移至職業教育,引入“一人一案”、“學情診斷”等機制,實現精准教學與分層培養,爲職業教育發展提供了新範式。
文化閱讀業務則深度響應國家“全民閱讀”戰略。今年3月,國家新聞出版署發布《全民閱讀促進條例(征求意見稿)》,明確提出鼓勵實體書店改進閱讀條件、開展閱讀活動,發揮全民閱讀服務功能。5月,教育部、中宣部聯合啓動實施全國青少年學生讀書行動五大工程,進一步推動全民閱讀特別是青少年閱讀活動的開展。
基于此,學大教育旗下句象書店積極響應國家政策,截至2025年6月,學大教育已在北京、上海、深圳、武漢等7個城市開設14家實體書店,2024年度累計接待讀者354萬人次,圖書借閱量突破55萬冊,憑借“圖書借閱+文化活動+兒童閱讀指導”的複合模式,成爲所在地公共閱讀空間樣板,並獲全國政協教科衛體委員會專題調研肯定。句象書店還同步推進兒童繪本館建設,結合自研中英雙語分級閱讀體系培育青少年閱讀習慣,進一步拓展教育服務邊界。
(圖片來源于學大教育官網)
醫教融合領域,學大教育旗下“千翼健康”品牌在河南開設許昌千翼康複醫院,是其首家自主運營的康複診療機構。圍繞兒童青少年提供測評、幹預、康複等服務,切入兒童心理健康與特殊教育細分市場,有望在政策支持下釋放長期潛力。
值得注意的是,學大教育在人工智能領域的探索也取得階段性成果。2025年4月,學大教育自主研發的“星圖”大模型正式獲得監管部門備案批准,成爲少數幾家擁有自主大模型並通過政府合規審查的教育企業之一。這一技術突破有望爲其各項業務注入新動能,進一步提升教學産品的競爭力和附加值。2025年一季度,學大教育的研發費用同比增長29.50%,智能化投入推動銷售費用率同比下降0.65個百分點,管理費用增幅收窄至0.06個百分點,精細化運營成效顯著。
據艾瑞咨詢數據,我國人工智能教育B端市場規模預計將由2024年的263億元增長至2027年的477億元,4年的複合年均增長率(CAGR)達22%。這一數據從側面反映出包含個性化教育在內的相關細分領域正處于快速上升通道。隨著社會對高質量、個性化教育需求的增長,AI教育市場持續擴容,這也爲深耕個性化教育多年的學大教育帶來了利好的市場環境,而學大教育正好契合了當下個性化教育市場借助科技手段蓬勃發展的大趨勢,未來的發展潛力具有很大的想象空間。
科技赋能未来 教育强国背景下的新机遇
隨著國家“教育強國”戰略的深入推進,教育行業正迎來新一輪發展機遇。今年5月,教育部等九部門聯合印發《關于深化教育評價改革的實施意見》,強調要建立以發展素質教育爲導向的教育評價體系,這與學大教育倡導的個性化、多元化教育理念高度契合。
目前,學大教育通過個性化教育築基、多元業態協同、科技能力加持,已形成覆蓋K12教育、職業成長、終身學習的完整生態鏈,不僅順應了時代發展的趨勢,也爲企業的持續增長提供了廣闊空間。
面對教育行業從規模擴張向質量提升的轉型窗口,學大教育的戰略選擇具有典型參考價值,多家券商研報對學大教育的發展前景充滿信心。中航證券在最新研報中指出,“個性化教育領域精耕細作,全日制教育向上空間廣闊,打造穩健業績基本盤;職業教育、文化閱讀、醫教融合等新興業務加力蓄勢,有望打造業績第二增長曲線。預測2025年-2027年的營收增速有望達到18%-24%之間。”這一預期差主要源于兩重邏輯:一是全日制教育業務的規模化複制,若2026年校區數量擴張,有望帶動營收貢獻度;二是業務毛利率的結構性改善,隨著師資複用率提升,預計2025年毛利率將進一步突破。
此外,華金證券則表示,“借助自身個性化教育優勢拓展多元化業務,學生數與教師規模穩定增長共築業績持續向好。”中郵證券研報預計2025/2026/2027年學大教育的營業收入爲34/41/47億元,歸母淨利潤爲2.53/3.04/3.66億元,給予“買入”評級。
在教育行业从“普及”向“高质量发展”跃迁的关键时期,学大教育正以系统化布局回应时代命题,持续拓展个性化教育的广度与深度。其在2025年上半年的优异业绩表现,既是战略调整的阶段性成果,更是其顺应 “教育强国” 战略、契合素质教育导向的必然。随着多元化业务逐步成熟与技术赋能深化,学大教育有望在行业高质量发展浪潮中,持续领跑个性化教育赛道,实现企业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双重跃升。
(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