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ai官網截圖
曾一度引爆科技圈的重磅合作,如今卻突然從公衆視野中“消失”。由于卷入一場商標糾紛,美國聯邦法官下令OpenAI暂停宣传其与前苹果首席设计官Jony Ive的合作项目。随后,OpenAI紧急将官网上与该合作相关的宣传视频与资料全部下架,引发了业界熱议。
風光合作,突遭商標封殺
这场合作原本由OpenAI与Jony Ive创立的设计公司“io”达成,是OpenAI进军AI硬件領域的重要一步。但戲劇性的一幕發生在另一家公司“iyO”起訴OpenAI侵犯商標後。iyO是一家由谷歌“登月實驗室”孵化出來的初創企業,正在研發基于AI的耳機産品。
根据OpenAI对《The Verge》的回应,公司是依据法院临时禁令才撤下与“io”相关的所有宣传内容。法院指出,“io”与“iyO”的品牌过于相似,容易造成消费者混淆,必须立即下线。
高调视频被下架,网友熱议
不少网友注意到,上周末开始,OpenAI官网原本展示Jony Ive合作计划的页面突然变成了一行说明:“因法院禁令,该页面暂时下线。”而那支由Sam Altman与Jony Ive共同出镜、宣示AI硬件蓝图的视频也随之消失。那可是OpenAI硬件布局中最核心的宣传内容。
OpenAI表示,他們並不同意該訴訟主張,正在積極評估下一步應對方案。
合作仍在繼續,項目未受實質影響
虽然形象受挫,但OpenAI与Jony Ive方面都澄清,实际的技术合作并未中断,仅是对外宣传层面受限。目前的禁令仅涉及“io”品牌相关的传播材料,不影响双方在AI硬件开发方面的合作进度。
Ive的加盟本是OpenAI進軍硬件的重要標志,他曾主導iPhone、iPad等産品的外觀設計,其在用戶體驗與産品美學方面的能力,對OpenAI開發面向普通消費者的AI硬件相當價值。
商標戰背後的行業信號
這場商標風波也提醒所有大型科技公司:在拓展新業務時,知識産權的地雷隨時可能引爆。即使看似小公司的商標,也可能在關鍵時刻讓巨頭“翻車”。本案也顯示出,小公司若手握合理主張,照樣能在法庭上對抗OpenAI這樣的比較優秀玩家。
未來,隨著AI企業不斷進軍實體産品市場,類似的商標與品牌沖突或將愈加頻繁。
接下來的走向?
美国地方法官Trina Thompson认为,iyO对“io”提出的商标侵权案证据充足,预计将于 2025 年 10 月正式开庭审理。在那之前,OpenAI与Ive或许需要以更“低调”的方式推进项目,并重新考虑品牌策略。
这场“品牌之争”的结果,或将影响整个AI硬件领域未来的品牌规划与市场推广路径。眼下,OpenAI与Jony Ive的合作仍在幕后进行,而他们的硬件野心,何时能再度走到台前,还需时间揭晓。
(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