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翻看國內小家電行業發展史,在我眼中,它就像一場迷人又險峻的“汽車拉力賽”。在不限速的上半場賽段,沒有礫石、沒有風霜,玩家們都能順風一路狂飙;但來到長坡厚雪的下半場,開始有人失速、有人掉隊,直至衆人都明白好的路段不會複現,才領會勝負的關鍵不在油門,而在手握的方向盤上面。
回頭看,方向永遠比速度重要。
18年,小熊電器與年輕人永做“同齡人”
2006年是一個特殊年份,這一年距北京奧運僅剩2年,離全球蔓延的金融危機不到3年,一切商業野蠻生長的弊端開始顯露,食品、藥物、制造等市場紛紛在“電閃雷鳴”下糾正,消費者也隨之覺醒,從“需要”開始思考“想要”。
小熊電器正是在這一年誕生。此時創始人李一峰,早已在家電行業摸爬了近十年,作爲一路從技術員、工程師到總經理職位的他,其實無比清楚彼時消費者,尤其是年輕消費者,真正想要的是什麽。而他缺的,只是一個能直面用戶的舞台。
帶著20萬啓動金與夢想,李一峰來到佛山順德富安工業區工業城,小熊電器從此紮根。雖然只是一處800㎡的廠房,但事實上,李一峰的戰略視野獨到且長遠,因爲順德不僅有輕工業的底子,而且也具備産業集群壯大的發迹之象。後來也證明,順德成爲了“中國家電之都”,3000余家家電生産及配套企業鱗次栉比,80%的配件能在50公裏半徑範圍內迅速找齊……
谁能想到,李一峰亲手在这片熱土埋下的种子,逐渐生根发芽,小熊电器从一台酸奶机开始,迅速在强者环伺的赛道突围占据一席之地,紧接着在深交所上市敲钟,到如今跻身“创意小家电第 一股”,拥有涵盖厨房、家居、个护等不同小家电矩阵,成为越来越多年轻人的优选。
岁月弹指间。而今,小熊电器已迎来自己18周岁的“成人礼”,如果要翻看这家企业一路谱写的发展史,从第 一页翻到现在这一页,几乎写满的都是“年轻人需要”。不妨说,其实小熊电器的18年,就是一部年轻人的小家电潮流史。
初創:2006年-2011年,分享健康未來
“沒有人永遠年輕,但總有人正在年輕”,盡管這句話聽著言之鑿鑿,但真正能從這一道理造出一棟“品牌大廈”的,小熊電器是爲數不多的一個。正如李一峰所表示的那樣:“抓住了年輕人,其實也就抓住了整個市場未來。”
众所周知,小熊电器切入市场的第 一个产品是酸奶机。在当时,频频出现的食品安全问题,让所有消费者心里萦绕着一片巨大乌云,甚至有网友就“自己做酸奶是不是干净安心一点”这一问题展开熱议。时机之下,小熊电器推出了适合中国家庭的酸奶机,从市场国外产品普遍的1L提升至1.5L,并在把手和机身上,采用了更圆润治愈的外观设计,甚至还与一家乳酸菌发酵剂企业合作,推出了与酸奶机适配的制酸奶材料。
这在当时看似“非主流”的一款产品,却为小熊电器赢得了第 一笔2000台、第二笔10万台的订单,自此开始迅速火遍市场,DIY酸奶一度成为年轻人生活的一股风潮。就像李一峰回忆那样,“为了能够让产品做好酸奶,当时我们天天喝酸奶、天天做酸奶,尽可能让产品各个维度的温度能均匀,为了让它更便于清洗,我们也在细节上做到了极 致。”
在第 一个爆款的基础上,小熊电器将品牌定位于“分享健康未来”,着眼每一个年轻人需要的健康需求。后来,如法炮制地推出了煮蛋器、电熱饭盒、豆芽机等产品,皆取得了很好成效。并且不同于“美苏九”一开始沿用大家电铺张线下的保守打法,小熊电器上来就大胆借“電商”一路乘风直上,思路一换就不会被对手壁垒所限,这也令销售额不断猛增,快速实现了1个亿的突破。
雖然産品爆款接連成功,但李一峰卻陷入了更深的思考之中。小家電賽道的未來是駛向“創牌”還是“代工”?這是一個關乎企業存亡的問題,即便代工可以減少渠道方面的成本,但不是長遠之計,而且小家電的門檻並不高,本質上是改善型非剛需品,拼的也是市場速度和規模,這也是當時很多大家電“玩家們”不願入局的關鍵。更何況比起有風險的創牌而言,這種只需投入少量成本,就能爆出明晃晃金幣的代工模式,顯然更加誘人。
然而,觸類旁通的“爆款公式”終將不是秘密,酸奶機等爆品的市場效應,本質上是因爲之前沒有,而當市場展開規模後,爭相湧入小家電賽道的玩家們,拼的又該是什麽呢?
成長:2012年-2017年,妙想生活
“长尾效应”是美国学者克里斯·安德森在2004年《连线》杂志首 次提出的,代表着庞大的“个性化需求”融通汇聚,也将有能力抗衡集中头部的“主流需求”。但殊不知,这个词后来成为了与小家电深深绑定的标签,令其既爱又恨。
想要知道緣由,讓我們視野先來到2012年至2017年,隨著年輕人對消費的“獨立思考”愈發明顯,越來越多個性化需求衍生,小到一瓶輕負擔飲料,大到能共享的汽車,可以說當時任何一個小需求裏,都蘊藏著無比潛力的大市場。
自然而然,小熊电器也成为这股浪潮中的佼佼者。彼时,伴随新媒体内容的爆发,越来越多不一样的年轻生活方式开始出现,无论是都市白领、宿舍学生、新晋爸妈等各个圈层,都在诠释着与老一辈不同的生活理念。正是这时,小熊电器扩张品类至50个,SKU达到几百个,空气炸锅、早餐机、小火锅等产品层出不穷,全 网社交平台都刮起年轻人的“熊出没”。
産品的擴張,也使小熊電器更加堅定了創牌的信心。爲了與年輕人越走越近,小熊電器以“妙想生活”爲品牌定位,基于越來越新、越來越多的用戶需求,來不斷推陳出新滿足用戶。爲了形成品牌“護城河”,其一直堅持維護産品品質的一致性和産品風格的一致性,讓用戶能産生清晰的品牌認知,並且堅持自研、自制,讓産品身上的“小熊痕迹”差異化愈發明顯。
与此同时,小熊电器也不断做着越来越多的年轻化动作。睙徵曾与《泡芙小姐》IP联名,深受年轻人喜爱;携蔡康永拍摄了小熊紫砂锅宣传片、与黄磊的黄小厨平台达成合作等等。而在如今,其也与品牌代言人吴磊组成治愈系CP,在全国开展线下熊抱活动.......这种年轻化的品牌态度,正是从此阶段更加明显。
變革:2018年-2021年,萌家電
過去一段時間,很多行業觀察者都認爲小家電的頂流紅利,只是暫時狀態,但“宅經濟”的出現,卻爲行業狂歡再添了一把火,並且迎來了爆發式增長。據統計,2020年上半年小家電企業注冊量井噴,僅3月一度注冊量增長4874家,較2月份環比上升了546%。
“千亿市场新风口”、“开挂式猛增”......类似这些字眼还只是当时的一小部分,但已足以说明,当时小家电巅 峰时期的庞大市场规模。
2019年,小熊电器于深交所中小板挂牌上市,总市值超50亿元,成为佛山電商领域第 一家上市企业。此时正是小熊电器在赛道深耕的第13年,也是厚积薄发的一年。无论是生产端的数字制造能力,还是研发端的精品创新设计能力,都夯实了深厚的内功。
在顔值即正義的時代下,用戶已經不再是“因爲沒有”而需要小家電,而是“因爲大家都有”想要不同的小家電。因此,小熊電器在2018年至2021年定位“萌家電”,深耕80後、90後、00後消費群體的需要,如推出早餐機這類“一人食”迷你小家電,還有與小馬寶莉、宮西達也聯名的可愛産品等等。
新生:2023年-未來,年輕人喜歡的小家電
然而,行业变化周期律一直在强调,没有企业的时代,只有时代的企业。随着2021年后市场的持续“退烧”。兜兜转转的小家電行業,虽然迄今仍有与熱點相吻合的阶段性升温,但更多的迹象却表明,它的红利时代已然不再。
網紅是末路,長紅才是出路。當沒有了可複制的爆款公式,當不存在低飽和率的龐大需求,當消費者對産品形成深入認知後,擺在所有小家電企業面前的“時代叩問”,就是如何擺脫傳統增長路徑,走向高質量發展的全新未來。
而這,對于未雨綢缪的李一峰來說,早就做好了准備。正如他所說的那樣,“萌家電”已經完成了曆史使命,擺在小熊電器面前的未來,是致力于“年輕人喜歡的小家電”發展目標。
但说来容易做来难,从“改善性非刚需”产品式微后,年轻人喜欢的是什么?小家電又该如何做?对此,小熊电器不断以创新杀入“刚需主流”市场,给出了鲜明态度。为了给用户带来轻松愉悦的品质生活,小熊电器推出过针对“膳食养生”的小气泡养生壶,一改常规的猛烈炖煮方式,用绵密小气泡渗透食材释放营养;再睙徵围绕年轻人聚餐的“折叠多功能锅”,专治选择困难症,火锅烧烤都可以一锅满足,还十分方便折叠,带去哪都方便。
不仅如此,在18周年发布会上,小熊电器“逐光套系”的全面亮相,也寓意着其不断迭代产品高端化、精品化的品牌态度,愈发旗帜鲜明。睙徵套系中的“快煮电饭煲”,为煮一碗健康的好米饭,小熊电器用了1825天的探索,12.8万次的实验测试,1.1万项产品调研,106份设计手稿,不仅解决了普通快煮饭口感偏柴、偏硬而生的问题,还能通过真空压力系统让米饭吸水率提升,口感更好味道更香,16分钟就能煮好一锅饭。
深厚的數智制造功底,也是支撐其實現品牌目標,實現長期主義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如今,小熊電器已建立起5大智能制造工廠、1個核心零部件制造中心、1個運營基地,逐步構建起數智制造壁壘,打造高科技、有效能、高質量、創新質優的新質生産力,推動産線鏈、供應鏈優化升級。
此外,小熊電器也不斷進化自己洞察用戶的能力,推出“用戶共創計劃”,啓動圍繞用戶需求而構建的數字化全域建設,將每天小熊電器從各方收集的數萬多條信息和反饋,進行分類的管理和劃分,以持續進化的用戶洞察能力反哺研發創新,生産出更多符合用戶喜好的精品小家電。
最後:
縱觀18周年的風雲變幻,小熊電器始終錨定“以用戶爲中心”的發展基調,這也恰恰是其能在無數行業周期“不確定性”中,維穩“確定性”發展的不二法則。當回過頭來看,小熊電器的每一次踏准時代節拍,不只塑造了一部年輕人的小家電潮流史,更是印證了一家圍繞用戶價值發展企業,穿越行業周期的堅韌成長力與鮮活生命力。
如同李一峰說所說,“年輕只是起點,小熊電器要服務的,是用戶一生。”
(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