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全球化浪潮的深入推進,緊跟時代脈搏,運用先進的産品和技術,創新業務模式,爲企業獲得持續性增長,是企業決策者們思考的重要課題。尤其是在華跨國企業,面臨國際環境的變化以及中國數據安全與合規性要求、中國市場的特殊性,如何植根中國,在中國數字新時代下保持持續性增長?
在華跨國企業應對時代之變
當下受國際地緣政治的影響,國際環境的不確定性增加,正在深入影響跨國企業的全球化發展。同時,越來越多的國家出台密集性政策,讓過去經營很多年的供應鏈和全球化布局分工協作出現了問題,跨國企業必須要考慮如何重構供應鏈和跨國貿易,利用當地的新環境、新技術、新方式獲取增長點。
另外,世界各国政府都对数据合规安全极为重视。从规范企业收集和使用数据的角度, 2021 年 9 月 30 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研究起草了《工业和信息化领域数据安全管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稿》明确提出工业和电信数据处理者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收集和产生的重要数据,应当依照法律、行政法规要求在境内存储,确需向境外提供的,应当依法依规进行数据出境安全评估,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进行数据出境,并加强对数据出境后的跟踪掌握,核心数据不得出境。这就要求在华跨国企业必须要紧贴中国政策,确保合规性要求。
再有,從市場競爭角度,中國經濟從高速發展過渡到平穩高質量發展階段。企業競爭也隨之變化,從高速增長的市場供不應求,到市場供過于求推進供給側改革;産品從差異化競爭到越來越同質化,拉低了企業的利潤空間。因此,企業過去粗放型的運營模式無法適應當下的運營管理。面對充分的市場競爭,純粹的廣告營銷拉動增長的流量紅利已經結束,逐步來到精益運營時代,不僅要持續做大客戶數量,還要做足客戶增量價值。因此,在華跨國企業想要與客戶建立全鏈路全場景的深度連接,需要加強和熟悉國內市場的本土企業合作,從而找到植根中國的最快路徑,保障穩態增長。
當在華跨國企業遇到國産軟件
從跨國企業業務模式變革的角度看,企業經營的核心不僅僅是降本增效,關鍵是推進業務模式變革。以傳統汽車制造企業爲例,傳統的汽車銷售模式是車生産出來後推到渠道,渠道連接消費者,消費者是誰車廠不清楚;服務體系不健全,消費者滿意度不清楚。新能源汽車創新業務模式,通過多維度的連接和觸達,爲消費者構建一個全鏈路的服務矩陣,覆蓋了消費者的全生命周期,從潛客開始到試駕到轉化,再到持續運營,客戶買車後通過IoT做到數據全部在線,真正把客戶當上帝。企業從原來以産定銷到以銷定産,實現了前端和營銷的體系連接,基于互聯網的技術,將前端的獲客到經營客戶,實現了交易售賣一體化。因此,被動響應消費者的模式已經跟不上新時代的客戶增長訴求,要有建立在線連接能力,數據服務能力,客戶運營服務能力。
很显然,根植在中国的跨国企业,要想快速有效触达客户,除了转变服务方式,还离不开中国特有的数字抓手,即利用社交、AI、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型互联网技术深度连接客户、洞察客户。以国民应用企业微信、小程序为例,数据显示,企业微信上的真实企业与组织数超 1000 万,活跃用户数超1. 8 亿,连接微信活跃用户数超过 5 亿,微信小程序的日活账户数据也突破了 5 亿。在中国这种特殊的数字化发展背景下,更加敦促了MNC企业和中国软件商之间的合作共创,借助本土软件服务商的数字化优势,符合中国新制造、新零售、新消费的数字变革新逻辑,实现持续的稳步增长。
“在中国,为中国”是很多跨国企业的发展理念,体现的是助力中国经济发展。除此之外还要加上“共成长”,凸显新形势下彼此成就、互惠共赢的理念。毫不夸张的说,跨国企业要想在中国市场持续增长,势必要顺应中国的市场竞争趋势,和中国本土软件企业紧密合作,通过本土化合作伙伴全面优化和升级核心竞争力,否则将会从中国市场竞争中淘汰。事实上,中国软件也并没有让MNC企业失望,已经为全球 500 强在华外资企业提供了更加适合中国市场的数字化工具及服务支撑。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拥有的不仅仅是超大规模的客户市场,还是全世界工业门类最齐全的工业体系,市场创新活力全球知名,企业的管理经验也越来越丰富。在软件行业,不仅催生了PC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互联网巨头,也给国内的2B软件企业创造了肥沃的土壤。近些年,国内的用友、金蝶等ERP老牌管理软件向SAP、Oracle发起挑战;国产CRM领域的头牌销售易向Salesforce发起挑战,一度掀起了国产化替代的浪潮。
值得注意的是,大型企业使用Oracle、SAP、Salesforce等欧美国家的软件系统,不仅有可能受国际不稳定因素影响,还在某种程度上导致企业数据可能存在被泄露的风险。再加上中国数据安全合规性的要求,因此,越来越多的跨国企业选型的时候将目标投向国产软件。诸如CRM等细分管理软件也跟随中国软件的崛起快速发展。为了能够服务好在华的跨国企业,本土软件企业持续发挥移动和社交化方面的先天优势,例如本土CRM知名品牌销售易,凭借其移动化、社交化的产品能力,服务了诸如施耐德电气、伊顿、特灵科技等众多世界 500 强企业客户。
總結
在華跨國企業,需要對中國本土乃至全球市場具有高度的敏感性,才能生産出符合消費者的産品。作爲中國的本土軟件服務商,必須把握時代前沿,想客戶之所想,充分運用先進的信息技術手段,建立生態思維實現廣域連接,爲客戶提供端到端的全鏈路服務體系,真正提供讓客戶滿意的産品和服務。在數字化增長的迫切訴求下,在華跨國企業與中國本土軟件企業的“共生”迎來新的機遇。
(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