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聯網安全“必修課”
《車聯網安全研究报告》發布
2000萬輛新車背後的“隱形炸彈”
隨著智能網聯、自動駕駛和車路協同技術的加速落地,汽車早已不再是單純的交通工具,而是一台高速奔跑的超級计算机。攻击面也从车端扩散到路端和云端,黑客手段愈发隐蔽,防护难度急剧增加。尤其是在中国,每年2000万以上的汽车销量,让車聯網安全成为影响产业未来的关键挑战。
綠盟科技基于多年車聯網攻防經驗,發布《車聯網安全研究报告》。报告系统梳理了近年来典型車聯網安全事件,深入解析汽车电子架构与攻击技术手法,并提出覆盖车端、路端与云端的防护体系。
01如何守住這條“生命線”?
这不仅是一份研究报告,更是未来車聯網安全体系的“作戰地圖”。
對整車廠:幫助識別關鍵風險環節,優化安全設計。
對供應鏈:明確接口風險與數據安全責任。
對行業管理者:建立車聯網安全体系,把控关键风险与技术。
02案例速读:8个真实事件,每条都能上“熱搜”
1、無鑰匙進入失守
某國際品牌汽車鑰匙存在設計缺陷,再曝漏洞
2、數據遭遇勒索
某車企核心數據被黑客竊取並勒索,數據泄露風險加劇
3、出行平台被操縱
黑客遠程操控網約車系統,導致大規模交通堵塞
4、豪華車型集體中招
多家头部品牌 API 接口暴露,车辆控制权限被利用
5、智能車系統被破解
OTA 升级成为黑客攻击的新入口,灰色市场浮现
6、供應鏈連鎖反應
某零部件供應商遭攻擊,導致整車廠停工一天
7、操作系統曝漏洞
影響或波及全球近2億輛汽車
8、定位設備風險
車輛定位器存在嚴重漏洞,波及全球百萬輛汽車
03車聯網安全的“三大关键洞察”
1、雲端成主戰場,車聯網數據安全防護體系急需建立
车路云间的互联互通使得越来越多的车联网业务被迁移到互联网上,在降本提效的同时也暴露出了更多攻击面,云端逐步成为黑客的重点攻击对象,云端安全正面临严峻挑战。数据作为助力汽车智能化的“新石油”,对智能網聯汽车的发展至关重要。在近些年数据泄露事件愈演愈烈的形势下,提升车联网数据安全防护能力任重而道远。
2、人才斷層,行業急需應用型安全力量
对汽车电子电气架构了解不够深入,汽车安全研究环境不够完整,是多数安全厂商、高校在車聯網安全研究初期面临的困境,近期車聯網安全睙狳的决赛排名,证明了擅长CTF的高校却在汽车安全实战中乏力。使用汽车全车电器,保证不会遗漏汽车网络传输的数据,同时,配合仿真环境进行虚实结合,组建测试台来研究汽车关键组件是一个不错的思路。
3、車聯網面臨多源攻擊,泄露的數據成爲攻擊者的新武器
车联网面临来自云端、路端、近场、车端、信息通信、智能驾驶算法模型等多方面的攻击,在进行信息安全防护体系建设过程中,须从多视角、多维度考虑。車路協同场景下的设备存在高危漏洞,针对車路協同场景的防护体系应及时规划并落实。JT/T808这种监管性质的协议在使用过程中依然存在无认证、无加密的基础安全问题,相关企业和单位应重视问题并尽快修复漏洞。TSP业务系统中的数据重要性高,可能会变成犯罪分子的新武器。车联网数据泄露后,犯罪分子使用数据描绘车主轨迹,有助于其实施犯罪。
關于綠盟科技創新研究院
綠盟科技創新研究院作爲“中關村科技園區海澱園博士後工作站分站”的重要培養單位之一,與清華大學進行博士後聯合培養,科研成果已涵蓋各類國家課題項目、國家專利、國家標准、高水平學術論文、出版專業書籍等。我們持續探索信息安全領域的前沿學術方向,從實踐出發,結合公司資源和先進技術,實現概念級的原型系統,進而交付産品線孵化産品並創造巨大的經濟價值。
車聯網安全团队,立足创新理念,将汽车电子电气架构虚拟化,研发出虚拟汽车系统,并基于虚拟汽车构建了信息安全攻防实训、科研教学的能力,为科研院所提供纯虚拟化形式的虚拟汽车攻防教学和睙狳系统,虚实结合的汽车实训演练系统,可支撑超过百支队伍的大型国家赛事,大规模的教学、实验能力,和高校科研课题。
(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