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來自于微信公衆號 數字生命卡兹克,作者:數字生命卡兹克,授权站長之家转载发布。
上周我寫過一篇AI産品自用分享,當時我說,AI知識問答方面,我会选择openai o3和豆包。
PC場景下,o3比較多,而手機場景下,我用的比較多的還是豆包。
雖然ChatGPT也有app,但一旦手機開了魔法,微信啥的還有一些其他的應用,就很容易卡,非常的不方便。
所以我前兩天在上海逛ChinaJoy的時候,看到一些忘了的圖,或者是我不懂的梗,我都是隨時隨地問豆包。
睙徵这个暴雪展上巨大的泰瑞尔,当时跟朋友大眼瞪小眼,忘了是个啥,然后掏起了豆包就开始问。
然後我就發現,這個豆包,又雙叒叕更新了。
更新了圖片的視覺推理。
不愧是我群的高頻討論對象。。。
就是當你開著這個深度思考模式,再上傳圖片的時候,豆包就能對這個圖片展開思維鏈推理了。
我給你們直接放個實例看看。
睙徵我刷ChinaJoy视频,看到了一个特别抽象的黑人哥们儿,念哪吒的打油诗念的头头是道的。
我想知道他是誰,就在豆包的深度思考模式下上傳了一張他的視頻截圖,然後問豆包。
然後豆包就開始刷刷刷分步思考。
先是找了参考图片,然后又根据返回的结果搜索關鍵詞和参考资料。
最後,給了我一個准確的結果。
如果ChatGPT玩的比較多的,應該就能非常熟悉了。
這不是o3最獨特的那個視覺推理。
豆包,也終于上線了這個視覺推理功能,牛逼。
而且,o3要錢的,而豆包,免費。
豆包還是牛逼。
也用這個功能,給大家測一些好玩的。
我想到的第一個case,就是德爺。
與貝爺齊名的荒野求生硬漢,最近來中國了,這陣子在深圳。
熱情好客的中国朋友,本着来都来了大过年的都是孩子都不容易的原则,生生把德爷的荒野求生变成了满汉全席。
視頻裏他們吃的那家飯店,我還挺想吃的,但點進評論區,居然沒人說是哪家。
這屆網友不行。。。
所以我就去問豆包了。
(是爲了測試,並不是因爲我饞。)
我扔給豆包幾張截圖,然後問它,這是哪家店。
它就開始思考了。
蠠岱定这里是深圳。
盤子上有漢字,可能是店名。
視頻發布者是德爺。
然後按照自己的推測,開始放大盤子,查看漢字。
給我看懵了,這麽小的字,它居然都給認全了。
給我的結果,就是旺吉利海鮮大排檔。
上大衆點評一搜,真是這家店,往下一翻,臥槽,德爺跟店家的合照就明晃晃在店家動態裏挂著。
單說豆包,可能還感受不到差距。
但我放個失敗的案例你們就明白了。
把地址認成了北京,還說了一堆片兒湯話,最後也沒給答案。
差距是拉開了的。
我們再來看一個德爺的案例。
最近他在深圳刷了一天盤子。
因爲白吃了人家的牛雜,被抓去做勞力。
我就把德爺刷盤子這個圖片發給豆包,問它這是哪家店。
它開始放大圖片看細節。
文字信息不全,它也會自己腦補,最終得出了准確的答案。
還有更好玩的,我把一張表情包發給它,問它出處是什麽,它也是張口就來。
睙徵这两个表情包,一只骚气的鸡和一只尴尬但不失礼貌的猪。
豆包給我的回答,是這樣的。
然後我才知道,這個雞和這個豬,分別來自于太太樂雞精和雙彙火腿腸。
論當代網友的精神狀態。。。
豆包甚至認識所有的奧特曼。
這是愛迪。
這是蓋亞。
對于甄嬛傳也是爛熟于心,給它看一張圖,它就知道是哪個名場面,還能精確到集。
這在某種程度上,其實已經有點超越人類了。。。
除了搞抽象,幹正事兒也不耽誤。
這是考公都要面對的行測題。
豆包思維鏈那一欄刷刷刷跑了巨長,最後得出結論,這是一個關于對稱的問題,然後選了B。
它答對了。
這道更複雜一點的題,也答對了。
還有這種考眼力的題目,我一看頭都暈,但豆包飛快地把F給找了出來。
我還考了它一個高難度問題,就是把宗慶後的全家福發出來,讓它認。
一頓截圖推理之後,結果是這樣的:比較重要的人物,宗慶後,妻子施幼珍,女兒宗馥莉,爺爺宗啓騄,奶奶王樹珍,都對上號了。
不過,豆包的深度視覺推理當然也有軟肋。
遇到這種六個手指的問題,它還是會信誓旦旦地說出五個手指。
还有,把我的照片给它让它识别,它一次把我识别成了電競选手,还有一次说我是电视剧三体的总导演。
到處碰瓷,把我給嚇得。。。
不過這倆其實都還好,畢竟六根手指是現在所有大模型都繞不過的幻覺。
而我的形象也並沒有在網上大範圍流傳,它不知道也正常。
總的來說,我覺得豆包這個功能,還是挺實用的。
把o3的視覺推理直接免費平權,用著也很方便。
還有我一個,我覺得非常酷的事。
就是,我在忙到爆炸的間隙出去看了一部一直都很想看的電影,《浪浪山小妖怪》。
我真的非常非常非常喜歡這部電影。
講的是一群被上司壓榨多年無法晉升的小妖怪,決定搏一把大的,冒充唐僧師徒去西天取經。
一路上這支散裝隊伍吵吵鬧鬧的路過了很多風景。
那些风景,在熹微的晨光或是朦胧的夜晚,静默地注视着这群心怀熱血的小妖怪,看他们到底能不能把这个充满规则和潜规则的世界,搅得天翻地覆。
答案當然是不能。
故事中的一段,他們來到了這個場景。
我一看,好眼熟啊,好像在黑神話裏見過,但我忘了是哪了。
然后一出影院我就问豆包,这个场景是哪,它很快的给了我回答: 佛光寺。
我就說嘛,這是大聖去過的地方。
在電影裏,幾個小妖怪真在這個地方,見到了大聖。
小妖怪冒充唐僧師徒,但大聖沒有殺小妖怪,而是給了他們,四根保命毫毛。
所以搜出來答案的那一刻,我感覺黑神話和浪浪山真的夢幻聯動了,不只是場景。
還有內核,那種屬于中國人骨子裏的俠義情結,對命運的抗爭,對蒼生的悲憫。
然後我就覺得,這種快速把知識、線索串起來,然後電光火石間有所領悟的感覺太爽了。
這種知識絲滑進入腦海的方式。
可能就是我們未來與AI溝通的常態了。
當你有所想。
AI,便有所應。
(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