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一名女子通過網絡平台發帖,公開了自己連續一周被鄰居冒用住址訂購外賣的離奇遭遇,事件迅速引發社會關注。據當事人李女士(化名)描述,自6月底起,她頻繁發現家門口出現非本人訂購的外賣,起初以爲是配送錯誤,未予深究。然而,當類似情況持續一周,且監控畫面顯示鄰居曾主動攔截送至其門前的外賣時,李女士意識到問題嚴重性。
監控錄像顯示,鄰居不僅多次使用李女士的地址下單,更在外賣送達時提前守候,將本應屬于李女士的餐食截走。李女士曾在門上張貼"外賣免費贈予配送員"的告示試圖警示對方,但鄰居仍我行我素,甚至通過外賣平台修改配送地址,指令騎手將餐品轉送至隔壁。當李女士上門理論時,對方僅輕描淡寫地以"手滑點錯"回應,態度漠然引發衆怒。
該事件經網絡傳播後,迅速激起公衆對隱私安全與平台監管的討論。有網友指出,此類行爲可能涉及惡意占用他人資源、逃避平台監管,甚至存在通過他人地址實施欺詐的風險。法律界人士提醒,冒用他人地址訂購外賣可能構成對他人生活安甯權的侵犯,若伴隨惡意差評、虛假投訴等行爲,則可能涉及更嚴重的法律責任。
(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