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隨著“顔值經濟”和“宅家經濟”等多種作用的影響,小家電一舉成爲各大社交平台的流量密碼,幾乎填滿了年輕人每個需求的“縫隙”。
可誰能想到,從捧爲頂流到跌下神壇,不過須臾光景。野蠻生長過後,小家電行業開始上演“變臉戲碼”。奧維雲網數據顯示,2022年廚房小家電零售量同比下降12.7%,連續兩年出現下滑趨勢。
缘何市场遇冷?用户消费熱情下降只是其一;更重要的是,行业体量的快速扩张一定程度上违背了客观的供需关系,大量产品涌入市场后短期内根本无法消化,这才导致了快速增长后的极速滑坡。
而今市场从熱钱涌动走向平静理性,虽有短暂阵痛,却包含长期利好。如同生态环境的自我修复一般,小家电遇冷也是市场运行规律下的“重新洗牌”。在剔除短期投机主义的同时,也让那些奉行长期主义的实干者逐步崭露头角。
小熊電器,正是這樣一家具有實幹精神的小家電企業。從800㎡的普通廠房,到坐擁58萬㎡的智能化生産基地,小熊電器在一步一個台階的前行過程中,逐漸走出了一條“長期主義”的發展道路:品質爲本,創新爲驅。各種高品質、設計感的小家電産品不僅滿足實用所需,更爲用戶帶來了輕松愉悅的品質生活。
事實上,在甩掉“花架子”後,小家電行業才算真正步入良性發展的周期。
熱度终会褪去,唯有品质长流
社交媒體上,小家電的風評在短短幾年便經曆了一波“兩極反轉”。
起初小家電備受追捧,是因爲顔值真的“能打”,加之本身價格不高,一時風靡網絡。之後的口碑逆行,是人們發現其産品質量完全撐不起理想中的那份美好。
“寒潮”過後,小家電想要扭轉局面,首先要做的是重新建立消費者的信任。落到行動上,就是貫徹“質量先行、品質至上”的經營理念,保證出品即精品,全面提升産品品質和質量把控。
作爲其中表率,小熊電器始終堅持精品戰略,在推動産品叠代升級的同時,嚴格把控産品質量、工藝細節等,以過硬的産品品質作爲核心競爭力,既爲消費者提供有力保障,也驅動著企業穩健發展。
生産作爲産品質量的出口,是品質穩定性的重要保證。小熊電器打造了5大智能制造基地、零部件生産基地以及運營基地,並擁有兩條國內優質水平自動化生産線——切碎機自動化生産線和養生壺自動化生産線,同時先進的生産設備和成熟的生産工藝,不僅提高了生産效率,實現精益制造,同時也大提升了産品質量管理水平,全方位保障出品。
在品質上把好關,品控細節也要重視。爲此,小熊電器建設了約2000平方米的專業實驗室,擁有性能實驗室、電子實驗室等十幾個專業實驗室,配備大量高精度現代化檢測儀器,進一步提升品控能力,只爲守好品質的“最後一道關卡”。
如小熊电器董事长李一峰所言,做好产品就是企业的“内功”。相比一时的熱度,品质才是长期的口碑。当下的小熊电器,俨然已经切换至“长跑”赛道,不仅要跑的快,更力求跑的远、跑的稳。这是小熊电器“长期主义”的精髓,也是其“精品战略”的内核所在。
研發強化産品力,創新引領新趨勢
市場中,銷量最終取決于供需。做好産品只是基本,最重要的是,企業能否去持續滿足多變的市場需求,才是通往“長紅”之路的關鍵法門。
爲什麽小家電賣不動了?主要原因是小家電功能屬性單一,應用場景少,一旦有更全面的産品出現,很容易被取代甚至邊緣化。此外,多數小家電在體驗層面難有差異,缺少智能化、人性化的創新元素,同質化現象嚴重。
因此接下來,小家電還需加強研發和創新,全方位升級自身産品力和差異化特點,提升用戶的使用頻率和粘性,如此才能實現體驗進階,拓展市場增量。在這方面,小熊電器的戰略布局也體現出了前瞻性。
得益于對整體品類的結構優化,小熊電器逐步構建了起産品力的“護城河”。目前,其自主研發超過70個品類,涵蓋廚房電器、生活電器、家具産品、個人護理、嬰童用品等,既滿足了用戶全方位品質生活需要,也破解了同質化的競爭現狀。
其中,研發和設計是最核心的一環。一方面,小熊電器搭建了3級研發體系、擁有10個研發團隊,超300名研發人員,從洞察用戶需求開始,就通過海量數據准確反哺研發,創新每一項用戶所需。另一方面,穩步推進設計精品化,依托已有10+設計團隊,超60+設計師,同時與外部優質設計資源深度合作,鏈接全球設計資源,打造精品戰略組合拳練好“真功夫”。
與此同時,小熊電器還在加速數智制造轉型,爲企業品類創新和産品升級提供技術底座支撐。目前逐步實現了工廠智慧管理、生産線數據實時更新、機器運轉情況實時同步,提升整體生産效率,同時融合産供銷銜接、業財一體、研發管理、數智決策等內容,打造智能、協同、柔性和有效的産品供應鏈體系。
可以说,正是这一系列举措的落地,让小熊电器在行业逆境下仍能收获行业和市场的诸多认可。行业端,小熊电器获评“2023年度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并上榜2023年“佛山市企业品牌价值50强”;市场端,小熊电器在2023年双11期间多品类实现销量高增,像小熊即熱饮水机、小熊电炖锅等多款熱卖单品更是登顶天猫平台熱卖榜榜首。
寫在最後
當“顔值”不再代表正義,小家電終將走向硬實力的比拼階段。畢竟市場的底層邏輯永遠是過硬的産品,只有花架子,沒有真本事,注定走不長遠。
在行業“洗牌”之後,小家電的未來發展之路已然清晰。以小熊電器爲代表的小家電企業們,在踏踏實實做好産品的基礎上,還在根據市場需求不斷創新突破,引領行業健康發展的同時,也爲接下來破局與增長埋下伏筆。
(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