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加坡2025AT ONE IMPACT WEE K(影响周)现场,一场融合東方智慧與生態哲思的音樂表演引發關注。十方融海簽約藝術家、雲南拉祜族音樂家阿晶作爲唯一受邀的中國非遺音樂人,以三首原創作品《大地的回聲》《菩提》《尋茶之旅》登台晚宴,向全球政商領袖、文化精英展現中國非遺文化的當代生命力,爲這場以“幸福經濟”爲核心的國際盛會注入獨特文化內涵。
AT ONE IMPACT WEE K被誉为“全球福祉经济领域的达沃斯论坛”,汇聚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倡导者、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及跨国企业領袖等數百位影響力人物。阿晶的表演成爲盛會中極具文化厚度的環節。作爲唯一受邀的中國非遺音樂人,阿晶以“音乐人类学家”的独特身份,通过自制乐器與跨文化创作,将中国非遗與世界对话。《大地的回声》融合侗族大歌與自然采样,用山川草木的呼吸回应生态议题;《菩提》以蒙古呼麦诠释东方禅意,传递“天人合一”的哲学思考;《寻茶之旅》用彝族口弦勾勒茶马古道的历史画卷,引发听众对文化传承與人类福祉的联想。三首作品紧扣“幸福經濟”主題,展现非遗文化在当代社会的创新价值。
阿晶的音乐生涯始终與非遗传承紧密相连。他背着自制乐器走遍五大洲,在英国爱丁堡艺术节、埃及卢克索神庙音乐节等国际平台演绎侗族大歌,成为首位在北非古文明遗址表演中国非遗的音乐人。2024年,他获得韩国音乐世界杯全球第五名;2025年,他担任中亚五国建交主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编曲制作人,并受邀参與埃及世界文明对话日活动,持续拓展中国非遗的国际影响力。
在國內,阿晶同樣以跨界創新推動非遺破圈。2023年央視春晚節目中,他的笛子演奏爲《家園》增添沈浸式非遺體驗;2025年春晚,他以《太平有象》講述雲南亞洲象北遷的生態故事,引發觀衆共鳴。此外,他爲電影《哪吒2》創作的侗族大歌專輯,被業界評價爲“東方奇幻音樂的創新嘗試”,讓非遺技藝成爲連接全球觀衆的文化紐帶。
阿晶的国际影响力背后,是十方融海“科技+文化”的战略实践。作为数字化文化传播企业,十方融海依托AI技术创新,将阿晶的非遺音樂课程推向全球学习者。通过智能交互、虚拟现实等技术,侗族大歌、蒙古呼麦等传统技艺得以以创新形式触达更多人群,打破地域與语言限制。十方融海相关负责人介绍:“阿晶的音乐是连接传统與现代的桥梁。我们希望通过科技手段,让非遗文化以更鲜活的方式融入当代生活,为全球用户提供了解中国文化的窗口。”
从云南拉祜族山寨到新加坡滨海湾的国际舞台,阿晶用音乐书写着非遗文化的现代传承。当《大地的回声》在新加坡夜空响起,听众感受到的不仅是中国非遗的独特魅力,更是一个文明古国对人类幸福未来的深刻思考。十方融海正以科技为翼,助力非遗文化飞向更广阔的天地。未来,随着“科技+文化”模式的深化,中国非遗将以更开放的姿态融入全球叙事,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東方智慧。
(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