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經濟”萬億藍圖之下,難掩暗流湧動。
作爲中國床墊行業第一家上市公司,喜臨門正經曆一場關乎未來的“硬仗”:以尖端科技爲矛,刺破“性價比”舒適區,在消費寒流與國際巨頭的雙重壓力下,打一場價值升級的翻身仗。它的每一步,都在回答一個核心命題:憑什麽是喜臨門?
1睡眠經濟:风口之下,企业承压
睡眠,已從個人健康問題躍升爲國家戰略與龐大經濟引擎。
《中國睡眠研究報告(2025)》顯示,近年來我國居民的平均睡眠時長有所增加,主觀睡眠質量提升,睡眠健康意識也在不斷增強。這一變化表明,人們不僅開始重視睡眠對身體健康的影響,也積極尋求改善方法。
與此同時,智能睡眠設備、助眠産品、科學睡眠幹預等新興手段的普及,讓個人能更精准地監測和優化睡眠。社會各界的關注以及醫療機構、企業和研究機構的參與,正在共同推動全民睡眠健康水平的提升。
在此背景下,睡眠經濟市场规模从2016年的2616.3亿元增长到2023年的4955.8亿元,同比增长8.6%。预计到2030年,市场规模或将突破万亿元大关。这一增长主要受消費升級和健康意識覺醒的推動,消費者對高品質、個性化睡眠産品的需求日益增加,對睡眠質量的關注從“能睡”轉變爲“睡好”。
然而,繁榮表象下暗流湧動。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25年1-3月,我國家具行業規模以上企業(年主營業務收入2000萬元及以上)7426家,比2024年12月減少33家;實現營業收入1459.8億元,同比下降2.2%。多家主打睡眠科技企業營收與淨利潤均出現不同程度下滑。
在消費環境趨緊背景下,如何平衡技術投入與市場回報,成爲擺在睡眠科技企業面前的現實問題。
2喜臨門的成績單:增長與挑戰並存
喜臨門的業績表現,是行業當前困境的微觀縮影。
作爲行業首家上市公司,喜臨門在2024年交出了一份營收增長但淨利潤下滑的成績單:全年營業收入87.29億元,同比增長0.59%,歸母淨利潤3.22億元,同比下降24.84%。財務費用激增164.95%成爲拖累盈利的重要因素,轉型的代價清晰可見。
産品線的分化更揭示了市場的嚴酷:床墊業務實現5.05%增長,軟床、沙發等傳統品類則遭遇8.39%和6.55%的下滑。這種結構性變化表明,在消費行爲趨于謹慎的背景下,非必需品、非智能化傳統家居品類受到的沖擊更爲明顯。
市場對喜臨門的質疑主要集中在兩方面:
一是投入産出比之困:十年豪擲12億研發、2441項專利、9大基地,這份光鮮的技術家底,能否轉化爲可持續的盈利能力?
二是價值本質之問:AI睡眠技術,究竟是破解“睡不著、睡不好”難題的利刃,還是華而不實的昂貴標簽?
面對質疑,喜臨門用産品力和第三方驗證數據說話:
与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乔治?斯穆特博士合作开发的iSleep Ai空气能助眠床垫,经临床验证可平均延长用户深度睡眠时间37分钟;
2024年推出的aise寶褓智能床墊,根據國家體育總局體育科學研究所試用報告,運動員使用七周後,深睡眠時長、入睡速度、心率變異性(HRV)及疲勞感減輕等關鍵指標上均獲明顯改善,並對其心理健康和運動表現産生了積極影響。
这些成果可以视为企业强有力的回应,但市场更期待的是规模化盈利的证明。2024年喜临门智能产品线破亿固然是积极的信号,但相比整体营收规模,其贡献稛嵩需提升。
技術變現之路,注定是一場考驗戰略定力的馬拉松。
3從作坊到科技企業:喜臨門的40年曆程
質疑聲浪之下,喜臨門從未停下“技術立身”的腳步。實際上,其超40年的曆程,本身就是一部中國制造業從“制造”邁向“智造”的縮影,爲其今天的科技突圍奠定了基礎。
1984年,喜臨門誕生于浙江紹興,起初只是一個不起眼的床墊作坊。乘著改革開放的東風,在床墊市場逐漸站穩腳跟。
在早期規模化探索階段,喜臨門于1993年研發出首項專利——可藏升降床架。雖然設計簡單,但是在當時已經適合規模化生産。1994年,喜臨門擁有了自己的生産基地,開始大規模機應用機械化生産設備,規模化生産體系初步成。
2012年7月,喜臨門登陸A股市場,成爲“中國床墊第一股”。兩年後,喜臨門發布全球首個的智能床墊健康睡眠系統,邁出了向科技型睡眠産品轉型的關鍵一步。
2016年起,喜臨門確立了智能制造戰略,每年投入超500萬元研發行業領先技術,用于舊産線智能化改造及新設備研發引進。這一戰略的成果在次年即得到體現:2017年8月,中國家具行業首個智能立體倉庫在喜臨門啓用。這座占地4000平方米、日吞吐7500張的“智能堡壘”,通過毫米級精度的堆垛機器人,實現了近乎零損耗的全流程無人化作業。
2018年,喜臨門將目光投向更前沿的技術,著手構建國內家具行業首個5G工業互聯網平台。2019年,喜臨門聯合紹興移動啓動5G雲智慧工廠試點,隨後相繼打造5G+數采控制、AGV、瑕疵監測等5個典型應用場景,連接163台核心設備,實現了從設備層到算法層的全流程升級,成功建成“5G未來工廠”樣板。這一變革基本實現了車間的無人化與智能化,徹底解決了移動性、時延、精度、可靠性等傳統制造難題。
除生産端的技術革新外,喜臨門還致力于推動行業睡眠科學進步。
自2012年起,喜臨門連續13年發布《中國睡眠指數報告》,建立了國內首個對居民睡眠情況進行科學評估的指標體系。這些本土化、系統性的睡眠數據,爲整個行業的AI算法訓練提供了寶貴樣本,推動睡眠幹預從“經驗主導”向“數據驅動”的根本性轉變。
在商业模式上,喜临门同样是创新者。其 “智能硬件+健康服务”模式,正在重构睡眠产业价值链。2024年发布的旗舰产品“aise宝褓”AI深睡智能床,正是这一模式的代表。
该系列产品将感应监测、气动支撑和决策控制三大智能系统集于一身,能够根据用户需求提供四种不同的智能睡感,覆盖入睡、深睡、唤醒三大核心阶段。其意义不仅在于功能的叠加,更在于从根本上重新定义了“床垫”的角色——从一件提供简单支撑的静态家居用品,转变为能够感知需求、主动调节、提供全周期睡眠健康管理的智能平台。 这为行业开辟了从“卖产品”向“卖服务”、从“单点功能”向“系统解决方案”转型的新空间。
4轉型的支撐點:喜臨門的三個堅持
在普遍“重營銷輕研發”的家居行業環境中,喜臨門能夠持續投入並引領技術轉型,源于其清晰的“三個堅持”戰略定力:
坚持科技主义路线:不追风口,看落地。当2022年脑机接口概念初熱、市场尚在畅想时,基于数十年睡眠领域经验,喜临门看到了非侵入式脑机接口的落地潜力,于2023年携手国内领军企业强脑科技展开合作探索。
曆經兩年深度攻堅,雙方于2025年7月簽署獨家戰略合作協議,共同推出全球首款融合腦機腦電技術的AI床墊“寶褓·BrainCo”。該産品通過多模態傳感捕捉用戶生理信號,並智能調整助眠參數,提升了睡眠科技的幹預水平。這種對實用技術的長期投入和聚焦,類似于華爲在通信領域對底層技術的持續關注,體現了對核心能力建設的重視。
堅持産學研醫協同:構建基礎研究-技術開發-産品轉化生態。喜臨門擁有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國家知識産權優勢企業等資質,主導制定近30項行業標准,並參與制定家具領域首個國際標准ISO19833。這種開放式創新模式,旨在促進技術研發與真實需求的對接。
2025年3月,喜臨門聯合清華大學成立“智慧睡眠技術聯合研究中心”,率先將産品體系從“AI助眠”升級至更具人文關懷的“AI陪伴”模式,並且開始布局“精准感知”與“情感交互”方向;同時深化與國家體育總局及北京、上海、杭州等國內外頂尖醫療機構的臨床合作,在客觀與主觀睡眠質量指標上均取得顯著改善成果。
堅持用戶價值創造:平衡“功能價值”與“情感價值”。目前喜臨門的産品已進入3000家星級酒店,服務6000萬戶家庭。其推出的智能選床系統(如部分門店配置的“太空艙”設備),已爲超過13萬名用戶提供了定制化選床建議。
其定位智慧睡眠的科技品牌aise寶褓,正加速鋪設線下渠道,目前已在全國範圍內開設約200家門店。這種強調數據化和個性化的服務嘗試,反映出喜臨門在消費體驗升級方向上的探索。
同時,喜臨門近十年在多個行業權威評選中持續入圍並保持較高排名,這也反映出較高的市場認知度。
這三個方向的堅持,構成了喜臨門在技術創新、生態協同與用戶洞察維度能力建設的部分外在表現,爲其在複雜市場中尋求差異化競爭和可持續發展提供可靠支撐。
5突破邊界:撕掉標簽放眼全球
過去,喜臨門常被市場視爲“性價比”品牌。經過多年發展,其戰略定位已發生顯著轉變——從傳統床墊制造商,轉向科技睡眠解決方案提供者。
2025年,喜臨門入選2025年浙江省首批先進級智能工廠,自主研發的AI睡眠技術斬獲第二十五屆中國專利優秀獎。同年6月,喜臨門榮膺“中國家具十大品牌”床墊品類榜首。
全球化布局方面,喜臨門收購意大利品牌M&D是重要舉措。該品牌專注于皮沙發設計與制造,其創始家族在米蘭經營家具事業已逾60年。收購完成後,喜臨門成功實現了意大利沙發技術的本土化落地、渠道資源的雙向化整合以及人才體系的國際化升級。此舉與其自主科技品牌形成互補,共同構建覆蓋不同消費層級的品牌矩陣。這種通過收購整合技術、設計和國際化基因的策略,與蘋果通過收購強化自身生態的做法有相似之處。
目前喜臨門擁有超9000名全球員工,産品銷往全球50余個國家和地區,國內外門店數量突破5000家。其目標已不僅限于産品出海,而是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中國智造”品牌。
6未來方向:技術深化與生態構建
在“健康中國2030”戰略框架下,睡眠健康已成爲關乎國民福祉的重要組成部分。觀察喜臨門的未來發展,其路徑清晰而堅定:
深化技术融合:致力于推动脑机接口、生物传感与AI算法的深稛嶷合,开发更具颠覆性的睡眠干预方案。
推動生態擴展:以智能床墊爲中樞核心,積極構建一個涵蓋睡眠實時監測、睡眠環境智能調節、健康數據管理的全場景睡眠生態系統。通過與智能家居系統的深度聯動,打造“人-床-環境”三位一體的智慧睡眠解決方案。
加速全球化躍升:依托在中國市場積累的成功經驗和品牌勢能,加速海外擴張步伐,真正完成從“中國喜臨門”向“世界喜臨門”的戰略躍升。
喜临门的转型之路,是中国制造业在转型升级大潮中奋力突围的生动写照。在睡眠經濟“万亿风口”与“消费寒流”并存的冰火考验下,其选择了一条最艰难却也最具想象力的道路——以持续的、巨额的研发投入,押注“硬科技”,向价值链高端攀登。
這清晰地傳遞出一個信號:在科技驅動的新時代,尤其是在充滿不確定性的經濟環境中,唯有堅持長期主義、勇于進行深度技術轉型的企業,才更有可能構建穿越周期的核心競爭力。喜臨門的這場“硬核”突圍,不僅關乎一家企業的未來,其轉型過程中的經驗與挑戰,也將爲中國品牌在高端制造與健康科技領域尋求全球突破,提供一個值得深入觀察的實踐樣本。
(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