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追求健康與理想體重的當下,不少控制體重者將碳水化合物視爲導致長胖和血糖波動的“罪魁禍首”,對其避之不及。然而,最新研究卻帶來了全新觀點:碳水化合物並非“一概而論”的敵人,而是存在“好”“壞”之分,選對碳水,既能吃得飽又能避免長胖。
“好碳水”食物種類豐富。全谷物類,像糙米、燕麥、藜麥、全麥粉等,完整保留了谷物的胚乳、胚芽和麸皮,富含B族維生素與膳食纖維,爲身體提供持久能量;薯類如土豆、紅薯、紫薯、山藥等,具有高鉀高纖維的特點,食用後飽腹感強烈;雜豆類包含紅豆、綠豆、芸豆、鷹嘴豆等,兼具優質碳水化合物與植物蛋白,營養均衡;澱粉類蔬菜如南瓜、蓮藕、百合等,升糖速度較慢,可部分替代主食;低GI水果如蘋果、梨、桃、藍莓、橙子等,富含抗氧化物質,糖尿病患者也可在適量範圍內食用。
与之相对的是“坏碳水”食物。精制谷物如白米饭、白面包、白面条等,在加工过程中,大部分膳食纤维和维生素流失殆尽;甜食与饮料,如糕点、糖果、奶茶、汽水等,几乎只能为人体提供毫无营养价值的“空熱量”。
除了合理選擇碳水食物,日常飲食習慣也至關重要。專家建議,用餐時應保持七分飽,進食過程要小口細嚼慢咽,避免狼吞虎咽。在食物選擇上,盡量偏向清淡,減少高糖、高鹽、高油脂食物的攝入。
此外,積極投身戶外運動也不可或缺。避免長時間久坐,每天至少保證30分鍾的鍛煉時間,同時,擁有高質量的睡眠對于維持身體健康和穩定體重同樣有著積極意義。通過科學認識碳水化合物,並養成良好的飲食與運動習慣,人們能夠在追求健康與理想體重的道路上邁出堅實步伐。
(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