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篇博士論文致謝在網絡上引發廣泛關注,無數網友被文中作者的勵志經曆深深打動。作者自述出身小山村,自12歲起便跟隨父親在煤窯中挖煤謀生。
然而,他並未向命運低頭,通過兩次高考,終于在19歲時考入專科院校,開啓了求學逆襲之路。此後,他專升本、本科攻讀地質工程,再考研學習采礦工程,最終成功讀博,實現了從挖煤工到工學博士的華麗轉身。
在這篇致謝中,作者詳細回顧了自己的艱辛求學曆程。高中畢業後,他便主動承擔起家庭責任,寒暑假期間輾轉多地打工,從上海電子廠的車床工到焦作化工廠建築工地的鋼筋工,從邯鄲高速公路的鋪瀝青工人到晉城煤礦的扛炸藥工人,再到鄂爾多斯紅慶河煤礦的掘進工,他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同時,他還在學校內的面食館、餃子店、炒菜館等地提桶清桌,用勤勞的雙手減輕家庭負擔。
網友們紛紛評價這篇致謝“一筆一血、一字一淚”,文字仿佛化作了身邊一個個鮮活的人,激勵著無數人勇往直前。作者也因此被網友們譽爲“最猛的大丈夫”。
(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