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金倉數據庫迎來第二十六個年頭。
這二十六年,是一部中國數據庫從無到有、由弱到強的壯闊史。
從點燃學術星火到産業破冰探索,從刺破技術封鎖到引領創新浪潮,從實現核心系統“零突破”到擎起千行百業數字化轉型巨輪,再到構築繁榮生態、培育棟梁之才——走的每一步,都踏響著自主創新的時代強音!
1.破土·從學術火種到産業破冰
上世紀七十年代,薩師煊以遠見卓識,將“數據庫”刻入中國學術版圖,爲中國信息時代撕開第一道光。隨後是筚路藍縷的築基:1978年,他創立國內首個以“信息”命名的院系——中國人民大學經濟信息管理系,開設“數據庫系統概論”課程,點燃中國數據庫事業的燎原星火。1983年,他與弟子王珊共同修編的《數據庫系統概論》,成爲國內使用最廣的權威教材,爲我國數據庫教育作出開創性貢獻。1999年夏天,王珊帶領團隊創立金倉公司,將國産數據庫技術從實驗室推向産業洪流。前輩的接力棒上,銘刻著金倉公司與生俱來的使命:“讓中國數據紮根中國土壤”。從薩師煊的學術奠基到王珊的産業破冰,這條荊棘之路,承載的不只是技術理想,更是築牢數字中國基石的時代重托。
2.亮剑·以自主創新引领产业未来
创业维艰,强敌环伺,“国产不可用”的质疑不绝于耳。电科金仓选择一条最难也是最正确的路——坚持产品自主研发。从原型探索到成熟迭代,从KES V1到KES V9,从单一产品到完备的产品体系,电科金仓以“每一行代码皆可掌控”的信念,铸就了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国产数据库标杆。三款核心产品通过“国测",700多项专利申请,千万行代码淬炼“三高两易”的硬核实力。面对智能化浪潮,电科金仓突破多模存储、AI优化、高并发处理等关键技术,打造KES融合数据库,推动数据库与AI深稛嶷合,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务 院国资委国有企业数字技术十 大成果榜单”、“WG2数据库组组长单位”、“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委员会数据库标准工作组组长单位”......这些沉甸甸的荣誉与责任,正是电科金仓四十余年技术深耕与廿六载产业奋进的有力见证。
3.紮根·千行百業核心命脈守護者
技术的价值终需市场检验。2009年,国家电网核心电力调度系统D5000上线,金倉數據庫首次应用于电力核心业务系统,实现“从0到1”的历史性突破,此后迎来爆发式增长:装机量突破百万套,市场份额连续四年稳居中国关键应用领域榜首,服务覆盖金融、能源、交通、医疗、电信等国家重点行业,成为国产数据库规模化应用的典范。在金融行业,护航银行、期货、基金、证券、保险等机构的核心交易,满足数据一致性与高并发场景的严苛需求;在通信行业,率先于运营商B域、O域、M域核心平台成功应用,支撑海量数据处理与运营;在医疗行业,深入三甲医院核心系统并实现全院替换,保障生命数据安全可靠;在交通行业,全面支撑高速公路、铁路、机场、港口、城市轨道核心业务场景,确保大动脉稳定运行。立足中国,放眼全球,电科金仓矢志打造比肩世界顶级的产品,积极布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以实力产品和优质服务践行“以客户为中心”,助力全球用户勇立数字化潮头。
4.共生·構築數字中國的繁榮生態
伴隨從0到1、從1到N的發展,電科金倉的成長不再是單點突破,而是進入了體系爆發期。深知“獨木難成林”,公司秉持開放共贏理念,發起“金蘭組織”凝聚産業力量,攜手芯片、操作系統、中間件、應用軟件等産業鏈夥伴,共建繁榮健壯的國産化全棧生態,將“共生方能共強”的理念轉化爲推動産業變革的加速引擎,讓國産化替代之路行穩致遠。人才是創新之源、生態之基。電科金倉與數十所高校緊密合作,發起數據庫産業人才培養“核計劃”,聚焦培養內核研發精英。通過金倉認證體系(KCA/KCP/KCM…)與教育部、工信部聯合認證,累計爲行業輸送數萬名專業人才。通過構建高校、企業、行業三方協同機制,推動國産數據庫人才隊伍建設和整體研發能力躍升,爲中國數據庫産業未來培育根基,構築支撐長遠發展的“人才蓄水池”。
站在廿六周年的新起点,回望这场波澜壮阔的跃迁之旅,金倉數據庫已从一粒学术火种,成长为支撑数字中国的产业标杆。从“可用”到“好用”,从“跟跑”、“并跑”到“领跑”,金倉數據庫用廿六载证明:唯有坚实的道路,方能通向辽阔的未来。作为中国电科的重要成员单位,电科金仓肩负着更重大的使命:以自主創新技术打造新一代数据基座,将初心注入数字中国建设的血脉,在千行百业的數字化轉型中,栽下自主可控的坚实根基。
(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