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dows幹掉了藍屏死機(BSOD)……
没错,这个标志性的 Windows 错误界面,在首 次出现在近 40 年前的 Windows 初代系统中之后,终于迎来了改头换面的历史性一刻。如今,蓝屏死机(Blue Screen of Death,简称 BSOD)将变身为“黑屏死机”(Black Screen of Death,依旧是 BSOD)。
这次变化是 Windows 在去年 CrowdStrike 故障之后作出一系列更新的一部分。那次故障影响了 850 万台 Windows 设备,造成企业、机场、电视台乃至政府服务系统大面积瘫痪。
在那次事故之後,微軟启动了“Windows 弹性计划”(Windows Resiliency Initiative),旨在将更多安全特性深度集成到系统中,以尽可能避免类似 CrowdStrike 的灾难重演。
该计划也希望减少系统意外重启带来的干扰。Windows 正在引入一种快速机器恢复功能,如果重启失败,可以帮助电脑更快恢复在线状态。在官方博客中,Windows 发布了新版“黑屏死机”的图片,却对这一堪称“历代级变革”的事情只字未提,仅轻描淡写地称其为“简化的用户界面”——似乎蓝底白字就已经太复杂了。
那到底为什么要把蓝屏改成黑屏?是因为那些 BSOD 占领时代广场的病毒图像真的让 Windows 的形象受损了吗?
我们与这个钴蓝色的“不祥之兆”已经相识多年。早在 1985 年,Windows 1.0 版本首 次出现 BSOD 时,人们还能在飞机上合法抽烟;德国还是两个国家;HTML 尚未诞生;马克·扎克伯格还只是一个尚未建立“物体恒存”概念的婴儿。
但無論未來如何,我們都會記得這數十年來一起經曆的“樂趣與折磨”:那片深邃的藍色屏幕曾在我們眼中泛出反光,而如今,它將只作爲一段泛黃的回憶,被永遠封存。
(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