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在衆多的養生方式中,充足的睡眠無疑是較具療效的。然而,當睡眠質量不佳時,我們應該如何抉擇?是投入更多的時間進行休養以促使身體康複,還是通過參與其他活動來分散注意力?近期,一項新研究表明,缺覺的人可以通過適當的運動,來緩解睡眠不足帶來的傷害。
那麽具體應該怎麽做才能睡個好覺呢?今天,綠瘦爲大家解鎖:如何通過運動彌補睡眠不足帶來的健康影響!
睡眠不足,不妨試試運動20分鍾
近期,來自清華大學的研究者發現,睡眠不足的人通過適當增加身體活動,有助減輕缺覺引起的炎症問題。
研究者通過美國國家健康與營養檢查調查(NHANES)的數據,重點關注了2113名自我報告睡眠不足的成年人,分析了其身體活動和久坐行爲與CRP水平之間的關系。研究發現,每天20分鍾的中等到劇烈活動可能是理想的抗炎運動量。
如果你也有睡眠不足的問題,不妨適當減少久坐時間並增加身體活動來緩解炎症。
適當運動有助健康
綠瘦建議,可以根據國家體育總局發布的《全民健身指南》中,關于運動強度劃分與監測運動強度指標,來幫助判斷運動的劇烈程度。
心率
比較大心率是指人體運動過程中所能達到的最快心跳頻率,比較大心率(次/分)=220-年齡(歲)。
中等強度:60%~85%比較大心率範圍,實測心率在100~140次/分範圍;大強度:85%或以上比較大心率,實測心率達到140次/分以上。
呼吸
中等強度:呼吸較急促,只能講短句子,不能完整表述長句子;大強度:呼吸急促,運動中不能用語言交談。
主觀體力感覺
中等強度:感覺稍累了些,出汗量增多;大強度:身體感覺到累,並且大量出汗。
一般来说,在进行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时,主觀體力感覺为轻松或稍累,主要包括健走、慢跑(6~8千米/小时)、骑自行车(12~16千米/小时)、登山、爬楼梯、游泳、太极拳等。
而高強度短間歇訓練的特點是強度大、需要間歇時間,如以下這些運動:
開合跳:跳起時雙腿向外,手臂伸展打開呈“大”字形;合並雙腿時雙手在頭頂拍合,呈“1”字形。
高擡腿跳:保持上半身挺直,兩腿交替擡高至水平。
交叉跳蹲:邁左腿伸右臂、邁右腿伸左臂的方式,向上發力跳起,雙臂隨腿部動作前後擺動。
登山跑:雙手支撐平面,上半身保持不動,腿部交替踩踏。
一般做30秒休息60~90秒,運動的30秒內重複動作次數越高,強度就越大。綠瘦運動顧問建議:“初練者每個動作以舒適方式做20下,慢慢熟悉強度後再增加重複次數。”
最後,綠瘦提醒:高強度運動並不適合所有人
18歲以上、50歲以下有運動基礎的成年人可以嘗試練習;有高血壓、低血糖病史或心髒病等慢性疾病者、兒童、老年人、孕婦、體重超標或無運動基礎的人不建議練習。
(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