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因斯坦在普林斯頓大學執教期間,一次考試結束後,他的秘書就追上他問:“博士,您給這個班的學生出的考題與去年一樣,是不是搞錯了?”愛因斯坦說,沒搞錯,這一回答案變了。
“答案變了”這是李克二次創業以來經常提到的一句話,在他看來,電子霧化産業已經來到了下半場,答案變了,玩法變了。
李克說:“上半場我把它理解爲電子煙草化,幾乎所有的玩家采用的都是3C電子、移動互聯網的打法;而下半場這個産業進入了專賣監管的範疇,那麽過去3C電子、移動互聯網所應用的經驗就有可能失效,因爲它是煙草電子化。現在進入下半場,回歸行業本位,過去二十年所積累的認知和經驗,讓我充滿信心和底氣。”
過去的霧化産品,它擔不起這個“新”字。
長期以來,市面上的電子霧化産品多是“水果糖”的味道,各個品牌每個月甚至每一周都要推出新口味。而流行來得快去得也快,消費者不斷地尋找新的口味,霧化品牌商們就像網紅飲料、食品品牌一樣,不斷開發新口味,尋找新創意,疲于爲繼。
可令李克疑惑的是:爲什麽一個成年人喝白酒可以喝二十年不用換口味?爲什麽抽一個品牌的卷煙可以抽二十年不用換口味?
烟酒行业从业二十余年的他对此有深刻的理解。高忠诚度的口味与水果糖的口味根本上不相通,水果糖入口就很舒服,马上就喜欢上了,但是留不住消费者。对于高频使用的嗜好性商品,第 一口的味道可能让人不舒服,可一旦适应了,自然就形成口味习惯,烟酒咖啡莫不如此。
在他看来,除了吃味,过去的电子雾化产品还有两个问题没有解决:第 一,电子雾化产品在加熱雾化以后,如何让消费者安心消费?第二,现有雾化产品尝试成本太高,两三百元的尝试门槛,降低了消费者首 次尝试的意愿。
李克認爲:雖然這些電子霧化産品長期以來被歸類爲新型煙草,可它們擔不起這個“新”字。
電子霧化的下半場,關鍵在于回歸行業本位
新型煙草制品強調創新和科技含量,也有層出不窮的新材料、新工藝和新技術湧現,但在發展過程中似乎對主路徑漸漸有所迷失,即其仍然應遵循行業發展的基本規律。
由此,李克從回歸行業本位的角度出發,爲博迪科技的新産品開發制定了兩個基本原則:
第 一,品质内在回归行业的基本属性,回归本味,“好烟是地里长出来的”,电子雾化产品概莫能外。睙徵在“Bpod-2003”系列产品的打造中,产品原料从全球知名的原料产区中甄选萃取而来,而非化学合成,更非取悦新用户的水果糖,真正实现“来自天然烟草”。
第二,回歸到“大規模低成本嘗試性購買”的消費屬性。“電子霧化産品初次嘗試的成本太高,我能不能把嘗試成本降到足夠低?”據李克透露,博迪科技已經在著手相關産品的研發。
“如果解決不了以上兩個問題,我覺得電子霧化産品說它是新型煙草,代表一種趨勢,代表未來的發展方向,那就是一句空話。我就爲解決這兩個問題而來,回歸行業本位,這就是我二次創業的初衷。”李克如是說。
(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