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报国 初心不改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把提升原始創新能力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成功組織一批重大基礎研究任務、建成一批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基礎前沿方向重大原創成果持續湧現。
8 月 1 日,《求是》杂志发表重要文章《加强基础研究 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为数据库领域国家队,人大金仓不断实现“从无到有”“从 0 到1”的新突破,坚信只有科技自立自强,才能应对国际科技竞争,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
一 打牢地基:加强数据库基础研究
文章中強調,加強基礎研究,是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迫切要求,是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必由之路。
地基打得牢,科技事业大厦才能建得高。回顾金仓数据库的“进化之旅”,没有最初中国人民大学对数据库学科的开创,奠定数据库理论基础,带领国内数据库整体研究实力和学术水平显著增强,接轨国际,就没有国内首 个国产数据库产品和公司的诞生,没有金仓数据库从研究到应用、再到生产的自主创新。
正是在萨师煊教授和王珊教授的带领下,诞生了具有自主版權的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COBASE以及高适应性并行数据库系统PBASE,为之后金仓数据库的产品化、产业化播下了“种子”。
二?下好“先手棋”:突出前瞻性、戰略性需求導向
文章中指出,加強基礎研究要突出前瞻性、戰略性需求導向,把世界科技前沿同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和經濟社會發展目標結合起來,要把握大趨勢、下好“先手棋”。
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加速演進,數據成爲新型生産要素。而數據庫作爲存儲和管理數據的基礎軟件,成爲確保計算機系統穩定運行的基石,對于數字中國建設起到重要支撐作用。而加快數字中國建設,對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複興具有重要意義和深遠影響。
可以说,数据库的发展直接显示了一个国家信息技术发展的水平,更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安全和发展。为此,人大金仓携手中国人民大学屡次承担国家 863 计划、“核高基”重大专项、北京市科技专项等国家及省部级重大专项课题,并结合产业发展,合作开展内存数据库等高性能数据库的基础研究。
同時,人大金倉強調研究成果的應用前景,結合産業發展趨勢和自身豐富的項目實踐經驗,不僅構建了保障産品持續叠代的“正循環”體系,使得人大金倉的産品能夠跟隨市場需求的變化不斷演進和增強,還在中國數字化的無人區,探索和構建了新的滿足數字化要求的新能力,最終形成“新標准”!
作为WG2 数据库组组长单位,人大金仓牵头编制并发布了《关系型数据库技术与产业白皮书》,组织编写了《数据SQL语言基础》进入国家标准发布流程,进一步制定完善行业技术标准、强化技术产品创新、深化行业融合应用。
三 牢记“国之大者”:建成一批大国重器
文章中要求,要打好科技儀器設備、操作系統和基礎軟件國産化攻堅戰,鼓勵科研機構、高校同企業開展聯合攻關,提升國産化替代水平和應用規模,爭取早日實現用我國自主的研究平台、儀器設備來解決重大基礎研究問題。
新时代以来,我国科技事业飞速发展,科技自立自强的国产数据库篇章充盈着向上动力。可以看到,在金仓数据库的高性能支撑下,某省农信联社十数个业务系统同时升级上线,更好地服务乡村振兴;电力、通信、石油石化等领域的大型央企加速数字化转型,加快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某市覆盖 40 多家医疗成员单位、 30 多个业务系统的四大医共体上线后,有效促进医疗资源的整合和共享……
人大金仓始终牢记“国之大者”,积极推动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稛嶷合,在农业、工业、金融、教育、医疗、交通、能源等重点领域,加快数字技术创新应用,累计装机部署超百万套,遍布全国 31 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近 3000 个县市。
目前金倉數據庫與Oracle常用功能高兼容,與MySQL、SQLServer常用功能90%兼容,低難度、低成本、低風險,平滑地實現了國産數據庫的遷移,已經可以替代國外産品,確保産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扛起了數據庫規模化、産業化的大旗。
四?強基固本:加強數據庫內核人才培養
文章中強調,加強基礎研究,歸根結底要靠高水平人才。近年來,我國深入實施人才強國戰略,深化人才體制機制改革,取得顯著成效,但基礎研究人才隊伍仍有明顯短板。必須下氣力打造體系化、高層次基礎研究人才培養平台,讓更多基礎研究人才競相湧現。
随着二十余年产业实践经验的积累,人大金仓深刻认识到,要研发一个世界优质的大型通用数据库系统软件,最重要的生产要素是优 秀的数据库内核研发工程师。而唯有构建出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数据库内核研发工程师培养体系,才能实现规模化的人才培养目标。
依托多年沉淀形成的理论基础和应用实践经验,人大金仓从无到有构建了数据库内核研发人才培养体系,不仅开发了数据库内核的原理课程和内核实现技术课程,还于 2021 年联合国内知名高校、行业专家学者,面向全行业发起“核”计划,为推动国产数据库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稳定的人才供给。
五?薪火相傳:塑造有利于基礎研究的創新生態
文章中指出,我國幾代科技工作者通過接續奮鬥鑄就的“兩彈一星”精神、西遷精神、載人航天精神、科學家精神、探月精神、新時代北鬥精神等,共同塑造了中國特色創新生態,成爲支撐基礎研究發展的不竭動力。
2022 年“CCF最 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人民大学王珊教授,领导开发了金仓系列国产数据库产品并广泛应用于关键核心部门,为我国软件产业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在接受采访时她表示:“一位纯粹的学者、杰出的科学家不断开拓创新、探究未知、攻坚克难的精神;不满足于用,追求为“用”制“器”的思想;敢于无中生有,在困难环境中求变创业的情怀。正是这种精神,一直深深地影响着我,鞭策着我努力工作和学习。”
“在计算机界,人大的数据库是一面旗帜,我要接好这面旗帜。”人大金仓正是传承前辈们开拓创新、敢为人先的精神,坚持走学科自主开创、产品自主研发、人才自主培养之路,才能从国外数据库一统江湖的局面中脱颖而出,“进化”出世界 级的中国数据库产品。
國産數據庫崛起正當時
這篇文章再次強調科技自立自強是國家強盛之基、安全之要。而加強基礎研究,加快核心技術攻關,深化産學研用,加強國家急需人才培養是科技企業的使命和責任。
未來,人大金倉作爲數據庫領域國家隊,將緊跟國家戰略,繼續發揮科技創新主體作用,在技術創新、人才培養、生態共建、行業落地等多方面實幹擔當,加快助力各行各業數字化轉型的步伐,爲數字中國建設的新發展格局持續貢獻力量!
(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