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長之家(ChinaZ.com) 7月17日消息: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在巴黎舉行的「神經技術倫理國際會議」上表示,他們已經開始制定全球「倫理框架」,以應對快速科技進步所帶來的人權問題。
神經技術是一個快速發展的領域,將電子設備與神經系統連接起來。到目前爲止,它主要用于治療神經系統疾病和恢複運動、交流、視力或聽力。
根据聯合國教科文组织专门研究人工智能的经济学家 Mariagrazia Squicciarini 的说法,最新的神經技術已經被人工智能算法推動,這些算法可以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從數據中學習。「就像將神經技術加入了類固醇一樣,」她對法新社表示。
AI 算法可能「操縱大腦」
聯合國教科文组织社会与人文科学助理总干事 Gabriela Ramos 表示,神经技术和人工智能的融合「具有广泛和潜在的危害性」。她在会议上表示:「我们正在走向这样一个世界,在这个世界中,算法将使我们能够解码人们的思维过程,并直接操纵其意图、情绪和决策的大脑机制。」
今年 5 月,美国科学家披露他们利用脑部扫描和人工智能将人们的「要点思想」转化为书面文字的技术,尽管这需要在大型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机器中花费几个小时。
同月,亿万富翁埃隆·马斯克的公司 Neuralink 获得了在美国对人类进行其硬币大小的脑植入物测试的批准。
神經技術投資激增
Squicciarini 强调,聯合國教科文组织并不认为神经技术是一件坏事。「事实上,它非常棒,」她说,并指出这项技术可以让盲人重新看到、瘫痪的人重新行走。
但是,随着神经技术「飞速发展」,聯合國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表示,需要制定伦理准则来保护人权。
根据聯合國教科文组织的一份新报告,从 2010 年到 2020 年,对神经技术公司的投资增长了 22 倍,达到 332 亿美元。神经技术设备的专利数量在 2015 年至 2020 年间翻了一倍,其中美国占全球专利数量的近一半。预计神经技术设备市场将在 2027 年达到 242 亿美元。
(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