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技術的發展爲跨學科融合創新帶來巨大機遇,在基礎科學研究領域,AIforScience正在成爲科研新範式。日前,2023浦江創新論壇“AIforScience專題論壇”在張江科學會堂舉行。論壇由科學技術部、上海市人民政府指導,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和上海交通大學共同主辦,上海浦江創新論壇中心和上海張江(集團)有限公司協辦。與會專家們探討了對AIforScience的理解與展望,如何跨越AI和Science之間的學科和技術鴻溝等話題。
AIforScience即人工智能驱动的科學研究,指使用AI作为科學研究的新生产工具,被广泛认为是下一代科研范式,可以突破更多维数高、时间长、跨尺度的科学挑战,有效处理多维度、多模态、多场景下的模拟和真实数据,解决复杂推演计算问题,加速新科学问题发现。
目前处于科研创新关键阶段的AIforScience,在生物、医疗等方面正形成产业落地。百度AI技術生态总经理马艳军在圆桌论坛中表示,在推动AIforScience发展中,企业可以在工程方面提供很好的支持,并在产业链中发挥重要作用,把上下游产业更好地带动起来。政产学研用各方携手,以开源开放建设共性平台,并加速垂直整合,将助力科學研究做出更多成果。
面对科学计算的技术趋势和新兴场景的发展,百度一直在为科學研究者提供優秀的AI技術与平台支持,其自主研发的飛槳是國內市場綜合份額第一的深度學習平台,致力于幫助科研人員在科學領域完成新的探索,並助力各行各業實現産業智能化升級。
针对科学计算问题的定义与求解,飛槳既提供灵活、高效的深度学习框架,支持开发者实现自定义物理方程、模型组网、仿真计算等过程;同时也提供了多领域的工具组件,研究人员通过调用工具组件提供的高层开发接口,实现科学问题求解。飛槳已发布的工具组件包括赛桨PaddleScience、螺旋桨PaddleHelix、量桨PaddleQuantum等,支持复杂外形障碍物绕流、结构应力应变分析、材料分子模拟等丰富领域算例,广泛支持AI+計算流體力學、生物計算、量子計算等前沿方向的科研和産業應用。
值得注意的是,AIforScience为解决科学问题带来新方法的同时,也对人工智能基础软硬件和科研生态带来诸多新挑战。在基础软硬件层面,飛槳研发了通用高阶自动微分、神经网络编译器及大规模分布式计算等核心技术,深度适配超算、智算的异构算力,广泛支持科研生态联合创新。
科研生态层面,飛槳已经与高校、科研机构等开展了計算流體力學、分子动力学、动力气象学等方面的范例建设,形成了一些开放性的、多学科交叉的生态社区,包括AIforScience共创计划、飛槳特殊兴趣小组(PPSIG)等。
作爲一種新的科研範式,AIforScience充分體現了AI與基礎學科的交叉融合。此次浦江創新論壇與會專家們一致認爲,AIforScience具備全面、深層次革新價值,機遇與挑戰並存,需要盡早布局、持續探索,在新一輪科學革命中搶占先機。
(舉報)